9、天气图分析

9、天气图分析

ID:46921497

大小:98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30

9、天气图分析_第1页
9、天气图分析_第2页
9、天气图分析_第3页
9、天气图分析_第4页
9、天气图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9、天气图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第九部分天气图分析(周长青)基本天气图分析;辅助天气图分析;锋面分析;温压图(T-LogP)分析和应用第一章基本天气图分析一、了解不同投影底图的用途兰伯特(Lambert)正形圆锥投影:适用于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图,如欧亚高空图和地面图都采用这种投影。极射赤面投影:高纬度地区比较真实,一般用作北半球天气图和极地天气图。墨卡托(Mercator)主要适用于作赤道或低纬地区的天气图底图。二、熟悉地面、高空天气图填图符号的气象意义以下是陆地测站(左)和船舶测站(右)填写格式N总云量,CH、CM和CL分别代表高、中、低云云状,以表

2、2.1.2的符号表示。Nh代表低云量,图上填的为电码。电码和云量的关系见表2.1.3。“×”为不明或缺、错报,低云量和总云量相同时不填。h代表低云云高,以数字表示,以米为单位填写。TTT和TdTdTd:分别代表气温和露点。WW:现在天气现象。VV:水平能见度。PPPP:海平面气压,以数字表示,以hPa为单位。填写后三位数字,最后一位为小数。如“035”,代表气压为1003.5hPa;“995”,代表气压为999.5hPa。PPP代表过去3小时气压变量。a:3小时气压倾向。“+”表示过去3小时气压升高,“—”过去3小时气压下降。“×”表示不明。

3、W1W2:过去天气现象,定时绘图天气观测报告前6小时内出现的天气现象,补充定时绘图天气观测报告观测前3小时出现的天气现象。W1W2表示两种天气现象。RRR:6小时降水量“T”表示微量。Dd:风向。以矢杆表示,矢杆方向指向站圈,标示风的来向。静风时不填任何符号,在CH上面填有d时表示风向不明,后面的数字为风速ff代表风速。以矢羽表示,矢羽一长划表示4m/s,一短划表示2m/s,一三角旗表示20m/s,风速不明时,填“×”。选填项目的符号及意义:P24P24代表24小时气压变量。云状符号: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天气区:等压面图的填写格式:HHH

4、为等压面的位势高度。填图时须将个位数四舍五入,填位势高度的千位、百位和十位数(即用dagpm为单位,即位势什米);TT为等压面上的温度。填写十位、个位数。气温在零度以下时,数值前加“—”号。DD为等压面上气温与露点差。dd、ff分别为风向、风速,填写方法与地面图相同。二、掌握地面天气图分析的原则、内容与方法海平面气压场的分析(1)等值线的分析基本原则①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②等值线一侧的数值必须高于另一侧的数值。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③等值线不能相交,不能分枝,不能在图中中断。④相邻两根等值线的数值必须是连续的。⑤另外,还要遵循地转

5、风关系,即等压线和风向平行。(2)绘制等压线时的注意事项①等压线用黑色铅笔绘制。②等压线一般应保持平滑,应避免不规则的小弯曲和突然的曲折(但通过不连续线时除外)。③相邻两站间气压变化比较均匀时,等压线的位置可用内插法确定。在风速大的地区,等压线可分析得密集一些;在风速小的地区,等压线可分析得稀疏一些。④根据梯度风的原则,在低压区,等压线分析得密集一些;在高压区,分析得稀疏些,在高压中心附近基本上应是均压区。⑤两条数值相等的等压线,要尽量避免互相平行并相距很近。⑥绘制等压线时,应尽可能地参考风的记录。⑦等压线通过锋面时,必须有明显的折角,或为气

6、旋性曲率的突然增加,而且折角指向高压一侧。⑧等压线的暖锋前有比较明显的气旋性弯曲,冷锋后有明显的反气旋性弯曲。(3)绘制等压线的技术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绘制地面图上等压线时,应遵循下列规定:①在亚洲、东亚、中国区域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每隔2.5hPa画一条(在冬季气压梯度很大时,也可以每隔5hPa画一条),其等压线的数值规定为:1000.0,1002.5,1005.0hPa等,其余依此类推。在北半球,亚欧地面图上,则每隔5hPa画一条,规定绘制1000,1005,1010hPa等压线,其余依此类推。②在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应画到图边,否则应闭合起

7、来。在没有记录的地区可作例外,但应将各条并列的等压线末端排列整齐,落在一定的经线或纬线上。如等压线是闭合的,则在等压线的上端开一小缺口,在缺口中间标注百帕数值,这数值要标注得与纬线平行。③在低压中心用红色铅笔注“低”(或“D”),代表低压,高压中心用蓝色铅笔注“高”(或“G”),代表高压,在台风中心用红色铅笔注代表台风符号。(4)地形等压线的绘制在山地区域,有时由于冷空气在山的一侧堆积,造成山的两侧气压差异很大,使画出来的等压线有明显的变形或突然密集,但是在这一带并无很大的风速与此相适应。为了说明这种现象是由于山脉所造成的,将这里的等压线画成

8、锯齿形,并称这样的等压线为地形等压线。当地形等压线很拥挤时,可把几根等压线用锯齿状连接起来,但数根等压线不能相交于一点,而且要进出有序,两者条数相等;地形等压线要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