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茶叶、糖、棉和火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切口看历史6茶叶、糖、棉和火车(1)茶叶材料一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从茶道思想上看,理学思想的兴盛使得儒家的内省观念进一步渗透到茗事之中。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北宋的开封社会安定,市民富庶,文化昌盛,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升华提供了文化元素和物质条件,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到了相当水平的高度。--沈冬梅《中国茶文化》材料二在古丝绸之路上,茶是其重要商贸物资之一
2、。因此,丝绸之路又被称之为“丝茶之路”。甚至有学者认为茶叶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位于亚洲东部的日本和朝鲜实际上与中国文化同源,就茶文化而言,日本和朝鲜早在唐代就开始向中国学习,至宋时日本和朝鲜国内已开始有饮茶之习。此外,南亚、东南亚诸国由于商贸来往和华侨的不断迁入,也有一定的茶饮需求。宋代的饮茶文化影响到日本、韩国等茶道的形成。20纪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从中国引进茶种,聘请中国茶工指导生产与种植,其本族语中的“茶”字也源于对汉语茶字的音译。--张莉《宋代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及其意义》(2)根据材料
3、一,结合所学知识,推动宋代茶文化“传承与升华”的“文化元素”有哪些?(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和意义。(5分)2.(2019·山东德州高三上学期期中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明朝茶叶的突出发展,还表现在制茶技术的革新上,明清时期开始出现了炒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明末清初出现了乌龙茶、红茶和花茶等茶类,形成了我们国家六大茶类的基本格局。饮茶方法,由唐宋的煎煮法、点茶法简约化发展为现代的沸水冲泡法。明清时期有60多部茶书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更重要的是品茶这一行为所形成的相关文化凝聚了中
4、国国民的心态、精神追求和性格,集中体现了中国文人茶文化的特点,反映了茶人清节励志的积极精神。尽管茶人的抱负不可能实现,但总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以茶雅志,以茶励节。—摘编自何雪涓《明清茶文化发展初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茶文化发展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7分)3.材料一茶的原产地在中国长江上游地区。早在公元前1世纪王褒《僮约》中便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广雅》记载了荆巴间采茶制茶的过程,并早就认识到茶醒酒、提神的功能。唐代时茶的栽培大大扩展,其中以蜀中的蒙顶茶最为有名,
5、茶业也从中国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宋代时,福建茶的地位上升,蜀茶的地位相对下降。宋在江准地位设置六个榷场、十三个山场管理茶务。元代产茶区较大,但总体上以江浙行省茶品最好。明清以来南方地区的茶业更加发达,今天安微黄山毛峰、浙江狮峰龙井、江苏碧螺春等茶在当时都已享有盛名。-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材料二近代以来,为打破中国垄断国际茶叶市场的局面,英国积极支持其殖民地印度试种茶叶,使印度茶叶种植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同时英国还通过对中国茶叶多征税等方式,造成了华茶在英国市场的不平等竞争。19世纪70年代中期,印度茶叶生产实现机械化,而中国依然是
6、手工制造,产量小,品质难以统一。印度茶叶通过铁路、轮船廉价运至目的地,中国茶叶主要靠人力挑运,然后再通过河流辗转运至通商口岸。印度茶业经营方式完全采取现代公司制,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紧跟市场需求,而中国茶叶的生产和出口销售是脱节的,出口任由外国洋行长期把持。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则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到1893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充数之物”。--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以对英国出口为中心》16小切口看历史6(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2分)(2)根据材
7、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印两国茶叶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中国茶叶在英国市场走向衰落的原因。(13分)4.(2018·安徽“江准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8世纪后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从1815年起,公司每年
8、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