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904472
大小:123.5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11-29
《特岗教师培训——新课改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教育新课改简介李月华时间进展1996调研(1993年义教课程)1997开始规划和设计新课程体系1998基本形成课改指导思想、基本框架1999纲要起草,各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18科课程标准、49册实验教材在38个实验区开始实验2002全国各地市至少有一个实验区2003对实验的课程标准、教材进行修订2004高中课改进入实验阶段,海南、广东、宁夏、山东率先进入课改实验2005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全面推行2007逐步推行高考改革方案2010高中课改全面推开一、新
2、课改的背景1.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新课改的目标:课程目标:三维目标课程结构:三大特性课程内容:两个兼顾课程管理:三级管理课程实施:从讲解到探究课程评价:从纸笔考试到多元评价(一)课程目标——三维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育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基础过程与方法(过程性目标)中介情感、态度、价值(体验性
3、目标)动力例……是一个整体(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二)课程结构——三大特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教育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什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课程结构:1.概念:课程结构是指在课程体系中各种类型的课程那个、各种具体
4、科目的设置、各科内容之间恰当而合理的比例以及课时比例。2.课程的主要类型: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3.课程结构的三特性:——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1)均衡性:各种类型课程有合理比例(类型单一)各种具体学科间有合理比例(科目比重失衡)各学科内容间有合理关系义务教育新旧课程各科目设置和课时量之对比语文数学外语思品社会科学体健艺术综实选修1992230224%148616%272/40040460870284410841656704/476200117
5、6020%121613.6%4004.5%4044.5%7087.9%7408.3%8129.1%8129.1%8449.5%121613.6%减减增平增增减减减增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2)综合性(针对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性课程,经验课程,综合课程,在做、考察、实验、探究中发现、形成、解决问题//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
6、与技术教育)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打破学科本位)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儿童经验和生活实际第二,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彼此关联、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第二,设置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占得比重随学校层次的变化而变化小学以综合为主初中分科与综合结合高中以分科为主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1】性质: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是一门综合课;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是一门经验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2】特性:整体性,活动主题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实践性,从实践中而非学科领域选题,
7、以学生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为形式(做、考察、实验、探究)开放性,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活的内容、过程与结果向学生的整个世界开放生成性,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不断迸发。(不否认计划性)自主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指导教师、结果呈现形式。3】内容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与职业分工)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健康的信息伦理)非指定领域:班团队活动、校传
8、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交往活动、个体或集体的心理健康活动延伸、综合、重组、提升学科领域综实拓展、加深作为方式的研究性学习:相对于“讲解式教学”与“接受性学习”而言;渗透于各门学科、活动中。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局限于一门学科中。而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手段、辅助的性质,服务于学习知识的掌握。而研究性学习课程把研究性学习本身视为目的。高中课程结构:L:普通高中课程方案.doc学习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