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98713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9
《浅谈如何提高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提高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 从历年的中考物理试题和学生的日常训练中看出,计算题对于学生来说仍是一个难点,是学生提高总体成绩的瓶颈,它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题技巧、计算能力及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等,可谓是一题多用。现针对中考物理试题的特点和计算题题型走向,谈谈如何提高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 首先必须深刻理解物理基本知识,长期坚持物理语言的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才可能提高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我觉得一定要经历下列步骤: 一、仔细阅读。培养审题能力 (1)在审题时要抓住题目条件中的关键词。在理解题意时,要找出
2、题目中的关键词,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干扰因素。如:条件中出现了“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说明了什么?、“变化了”和“变化到”的不同?此外还有“光滑”、“正常发光”、“体积相等”、“质量相等”、“加热相同的时间”等。做题者从题目中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就可从容应对。如一瓶子能装下1kq的水,能否装下1kg的酒精?关键词在“同一瓶,体积相同”。这些字眼通常就是我们解题的抓手,如果解题时轻易放过或忽略这些字眼,那么你理解的题意往往是不全面的,或者完全是错误的。 (2)挖掘和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试题时,有些题目的已知条件并不
3、明显给出,而是隐藏在其中,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 例如:家庭电路隐含电源电压为220V、测量电阻或电功率时,在实物图中如果只有2节干电池,隐含电源电压最大为3v等等。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漂浮、悬浮都属于二力平衡状态。审题时,能深挖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并充分加以利用,常常可以使问题得到迅速而巧妙的解决。 二、寻公式。巧运算 “寻公式,巧运算”是指当我们读题目,了解到相关条件后,寻找适当的公式,进行快速运算。 (1)明确与题目内容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以及公式。第一,主要涉及的公式有:p=mk,、p=F/s、w=Fs、p=wit=Fv、Q=crr
4、l&t、l=U/R、w=ult、P=uI=w/t、F浮=G捧等。 (2)要培养学生“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如:用滑轮组匀速将重量为2x103N的物体提升1m时,绳子的拉力为625N。求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②当提起的重物改为3x103N时机械效率又是多少?这样的题型在物理计算中经常提到,如在电路问题中,调节变阻器连人电路的电阻,会因为电阻的改变而导致电路里其他物理量的改变。所以,通过加强对这类型题的训练,就能使学生形成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促使学生逐步提高解题正确率。 (3)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解答物理计算题的主要原因,是混淆了物理计算与数学计算的区别。实际上,物理计
5、算并不是纯粹的数学计算,数学重数量关系,而物理重“理”,在列方程解答问题时,一定要有解题思路。全过程中都需遵循物理事实和规律,当物理状态、条件或过程发生变化时,有关物理量遵循的规律、运用的公式可能会改变,必须一一反映出来。 (4)学会用分析法和列方程法等求解。分析法即确认要求的物理量,并根据公式分析明确要求出这个量需要知道哪些量,这些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如果是未知的,在运用这种分析法直到需要的量都是已知量为止,将分析过程倒过来即可逐步求出各未知量,并最终求出要求的物理量。列方程法即根据题意列出等式,并根据以上分析书写解题过程。 三、答题严谨。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
6、性 (1)字母、符号的书写规范化。解题中未知物理量不能像解数学题一样,用x、v等字母来表示,必须用特定字母来表示。所用来表示物理量的字母要要注意大小写,如:小写字母D表示压强;大写字母P就表示功率等。在同一题中一个字母只能表示一个物理量,如果在同一题中出现多个同类物理量,可用不同的角标来加以区别。另外,在解题时,不能把物理量与单位的符号相混淆,如:电压用u而不是用v来表示等等。 (2)作图规范化。物理中的图形、图象是我们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有力工具,示意图中的受力示意图、电路图、光路图、运动过程图等必须用直尺作图,同时要注意线段的长短、虚实、箭头的方向,不能随手
7、画直线;状态变化图、电学中的实物图、磁感线等要平滑的曲线画出。 (3)计算题解题过程的规范化。①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②计算过程中先写出所求物理量的公式,然后代人数据,数据后面要带上单位(尽量用国际单位),最后得出计算结果;作为计算结果的数据一般要用科学记数法(不能保留分数形式),计算结果的数据必须带上单位。 总之,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需要掌握解题策略,良好的物理规律、熟练的数学应用方法,就会得心应手,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