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西方功利主义哲学思想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方功利主义哲学思想的对比功利主义的哲学思想在中西方的发展都由来已久,在伦理学及政治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相异的政治发展历程,也使得中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差异性。中国的功利主义政治价值取向是利他的,重群体与道义,思维方式是实证的,而西方则是利己的、重个体的价值取向,其思维方式是抽象的。在价值取向上,中国自古就认为整体优先于个体,因而在利的价值取向上利他思想比较浓重,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人”始终是一个整体的类概念,因此导致在中方的境域中,“利”的受益者首先不是个体人,而是集体人
2、。“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君人者不以身为身,以天下之身为身也;不以心为心,以天下之心为心也。”在这种观念主导下,中国古代把维护群体的协调,社会安定作为最高的伦理政治原则,把社会整体利益作为个人利益的出发点和归宿。个人对群体来说,义务重于权利,奉献大于索取。个体的价值只有在群体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个人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偏重道义,看轻利益,突出刚健自强的个人修养。孔子明确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有德之君子追求的是道义,无德之小人追逐的是功利
3、。并提倡“以义制利”,只有符合道义的富贵才可以取,不符合道义的富贵绝不可取,反对见利忘义,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孟子的“舍生取义”,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无不表现出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而在西方,由于“人”首先是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因而思想家们在考虑“利”的直接受益者时,直接想到的便是个体人,想到的一己之幸福。他们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表现为中心,注重人格独立和尊严。如边沁,他虽然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功利原则,但是在解释人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动机时则
4、也是从“利己”为切入点的,认为“理性的人之所以善待他人乃是因为他认识到受惠者的回报对他有利。社会生活中的人类要彼此相助实现自己的需要,且开通的人觉悟到只有合作精神才能保全自我利益”,“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然而这样一种思想在西方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早在古希腊,普罗泰哥拉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以个人的经验作为衡量万物的标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再次重新正视人的存在。诗人但丁呼吁“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别人的目的而生存”。17世纪格老秀斯明确地把自由和财产规定为个人的权利。这
5、些思想逐渐形成为西方的社会公理,即一个人首先关心自身利益是自然和合理的,谋求增进个人利益是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最佳途径。重视个体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推动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求和对物质利益的追逐与享受;在促进西方社会经济飞跃发展的同时,又导致急功近利,物欲横流,道德水平下降,拜金主义弥漫享乐主义抬头,亲情冷漠,人际冷落,群体观念淡漠等社会现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整体价值取向上,中西方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存在着利他与利己的区别,但是局部上却也存有着“共性”,即互有“利己”与“利他”的存在。就中国而言
6、,虽然早在先秦,法家就曾指出自利是人的天性,相爱并非人的本心。后来,晚清的梁启超也认为“天下之道德法律,未有不自利己而立者也。故人而无利己之思想者,则必自放弃其权利,弛掷其责任,而终至于无以自立”。但是,从理论本质上看,这种利己观念的受益者仍是作为整体意义的“人”。而就西方的利他观念而言,近代的密尔虽曾强调,“行为上是非标准的幸福并不是行为者一己之幸福,乃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真正的功利主义道德要求其践履者必须“待人像你期望人待你一样,爱你的邻人像爱你自己”。但是,这种利他观念较之中国的利他观念,却存在着
7、不小的距离。在中国,利他则意味着对个体权利的否定,强调的是一种大公无私、舍己奉献的精神。而在西方则正相反,利己是绝对的利己。在思维方式上,,中方坚持的是一条实证式的思维方式,中国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对实证方法的运用最早是由墨家开始的。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理论主旨就是来自于对实际“经验”的总结。墨家认为当时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安,主要源自于“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而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的社会现实。墨家认为要想实现天下太平,只有“兼相爱,交相利”,才能够实现。先秦之后,这种实证
8、式的思维方式,在宋代功利主义思想家身上也有所体现。如叶适提出“崇义以养利”的义利观。在野蛮时代,人们为了利而互相争夺厮杀,贤者以大义统治并取得统一。他认为“利”与“义”并不是相互分离,而是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然而,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家则采取的是抽象,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不计具体条件如何,而只关注概念的本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