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转本复习指导

专转本复习指导

ID:46870928

大小:102.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28

专转本复习指导_第1页
专转本复习指导_第2页
专转本复习指导_第3页
专转本复习指导_第4页
专转本复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转本复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专转本考试复习指导2008年3月口录:第一部分:文学常识概耍第二部分:课文内容耍点第三部分:分项专题训练第四部分:作文写作指导第一部分:文学常识概要(见文学常识训练部分)第二部分:课文内容要点古代散文复习要点《季氏将伐颛臾》1.《论语》的门派,体例,篇数,内容,艺术风格。2.孔了的思想核心,政治主张,教育理论。3.课文出处,重点注释,相关名言。4.课文的思想内容,孔子层层驳诘的特点。《冇为神农Z言者许行》1.《孟子》的门派,体例,篇数,内容,艺术风格。2.孟子的政治主张,民本思、想。3.课文

2、出处,重点注释,相关名言。4.课文的思想内容,孟了的论辩特点。《逍遥游》1.《庄子》的门派,篇数,内容,艺术风格。2•庄子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3.课文出处,重点注释,相关名言。4.课文的思想内容,连喻类比的特点,鲁迅的评价。《晋楚城濮Z战》(节选)1.《左传》的名称,体例(记事),作者,内容,“春秋三传”。2.《左传》擅长描写战争的特点。3.课文出处,重点注释,相关名言。4.战争双方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晋胜处败的原因,対战争的描写。《赵威后问齐使》1.《战国策》的名称,体例(记言),编者,内容。2.《

3、战国策》善用寓言和比喻来说理的特点。3.课文出处,重点注释,相关名言。4.赵威后民为国本的政治思想,积极用世的治国态度,重视人心向背的政治远见。5.中心论点,提问特点。《垓下之围》1.《史记》的体例,作者,体式,篇数,记述的时间,记述的核心。2.司马迁所在的朝代,鲁迅的评价。3.课文出处,重点注释,相关名言。4.垓下之围描写的三个场面,项羽的人物形象,描写特点。《陈情表》1.《陈情表》出处,李密所在的朝代。2.重点注释,相关名言。3.课文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4.课文的艺术特点,语言特色及评价。《兰亭集

4、序》1.王羲之所在的朝代,书法史上的地位。2.序的解释,课文的思想内容。3.重点注释,相关名言。4.课文主旨,由“乐”到“悲”的变化,将描写、抒悄、议论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滕壬阁序》1.王勃,字,“初唐四杰”,集子。2.课文原题,序的解释,语言文体,课文的思想内容。3.重点注释,相关名言。4.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悄,写景的层次。《祭十二郎文》1.韩愈,字,唐宋八大家,中唐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惟陈言之务去。2.文体,作者与十二郎的关系,苏轼的评价,后世的赞誉。3.重点注释,相关名言。4.课文的

5、思想内容,平实叔事和恣肆抒情相结合的特点。《秋声赋》1•欧阳修,字,号,唐宋八大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文学主张,集子。2•文体及赋的特点,比喻手法。3.重点注释,相关名言。4.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启示,题眼,如何扣“声”写秋。现当代散文复习要点《二丑艺术》1.鲁迅,原名,地位和称号,《狂人F1记》,主要作品集,小说和杂文的思想主题。2.本文出处,鲁迅后期杂文的主题思想(知识分子的人格)。3.“二丑艺术”的含义,描写手法(白描/类型化),形象说理。《故乡的野菜》1.周作人,主要作品集,散文风格及地位(郁达夫的

6、评价)。2.本文出处,周作人后期散文的风格(冲淡平和)。3.课文内容,抒情方式特点,叙述方式(闲谈,西方随笔、中国散文和日本俳句)。《天窗》1.茅盾,原名,字,文学研究会,主要小说(《子後》),农村三部曲,“蚀”三部曲。2.茅盾的散文特点,主要散文作品(《风景谈》《白杨礼赞》)。3.两种不同的叙述人称,双重叙述角度,“天窗”的寓意。《爱尔克的灯光》1.巴金,原名,“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家》的思想主题,散文集(《随想录》)。2.课文出处,散文风格。3.“爱尔克的灯光”、“大门内亮起的灯光”、“心

7、灵的灯”象征意义;文章结构特点(线索)。《雅舍》1.梁实秋,译作《莎士比亚全集》40卷,散文风格(兼具英人小品文和中国传统散文之长)。2.课文出处,创作手法。3.本文的艺术风格,以“雅舍”为题的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冬天》1.朱H清,字,文学研究会,主要散文集,散文风格。2.本文结构特点,语言风格;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题目含义。《论快乐》1.钱钟书,主要文艺集子。2.本文出处,写作的时代背景。1.作者対快乐的理解和主要观点,钱钟书随笔的艺术特色。《公寓牛•活记趣》1.张爱玲,主要作品集,代表作品。2

8、.木文出处,写作的时代背景。3.収材于日常琐事的好处,张爱玲散文的艺术特色。4.理解“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牛”。《“说大话”的故事》1.马南邨,即邓拓,专栏“三家村札记”、“燕山栈话”。2.本文出处,艺术特色。3.引用艾子故事的目的。《月迹》1.贾平凹,主要集子(散文集),早期散文艺术风格。2.木文出处,写作的时代背景。3.文中的画面美,结构特色,“月”的象征意义。《三峡》1.余秋雨,主要散文集,散文的艺术风格。2.本文与传统的游记不同的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