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现象单元教学设计(说课)

热现象单元教学设计(说课)

ID:46866526

大小:12.80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11-28

热现象单元教学设计(说课)_第1页
热现象单元教学设计(说课)_第2页
热现象单元教学设计(说课)_第3页
热现象单元教学设计(说课)_第4页
热现象单元教学设计(说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现象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章《热现象》单元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二、背景资料和课时建议1、导图说明小水滴漫游世界水循环画面精美二、背景资料和课时建议2、编写思路为了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教材以“水”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水的形态的观察和研究,感受水的三种形态的区别与不

2、同,并通过举例和说明,引出其他物质的三态,让学生对物质世界物体所具有的固、液、气三态有一基本了解。冬天,气温低,水会结冰。说明物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而物态变化又是与气温变化有关系的。为进一步研究物态变化的情况,必须对物体的冷热状况进行界定,因此,物理上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这一工具对物体的温度进行具体的测量。因而学会使用好温度计就变成为研究本章问题的先决条件。教材以说明书的方式,讲述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中,学生在主动实践操作后对温度计的使用是不难掌握的。对于温度这个概念,学生们很熟悉,但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于温度的变化对人类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3、更缺少研究,教材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栏目,介绍了“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引发学生对周边环境温度问题的思考。教材打破了原有编排模式,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汽化现象出发,先探究蒸发、沸腾,再探究液化、熔化和凝固以及升华和凝华,避免一开始就要涉及晶体与非晶体这两个概念,减小探究的难度。在完成对各种物态变化的探究后,重新回到导图所创设的水循环的情景中,引导同学们对水在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进行综合概括,突出在探究性学习中对学生归纳品质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教材作适当拓展,引导同学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水资源的保护作进一步的探讨,确立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二

4、、背景资料和课时建议3、课时建议本章共5节,安排7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五节每节1课时,复习1课时。三、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不同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基本特征描述出来。能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学会使用酒精灯。(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法建议活动2.1: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活动中提供给学生的冰块不宜过多

5、冰块的制取:将盐水放置冰箱中,使其温度降低至-18℃,取冰块制作模具,将冷水倒入其中后放入低温的盐水中,则可迅速制作出较为理想的冰块。制作好的冰块可放在保温瓶中带至教室备用。活动2.2:练习使用温度计说明书的作用:一、是引导学生自学,二、是营造真实情景,反映实际工作中人们使用仪器前,首先须阅读说明书,了解仪器的基本性质和性能,使用须知等。通过对温度计错误用法的纠正,掌握其使用方法。体温计,教材没有在正文中体现,是为了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连贯性,由于体温计构造具有特殊性,教材在WWW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温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环境温度问题,正影响着人

6、们居住的空间,对此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WWW4、分别在树阴下和阳光直射处,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将不同的温度值标在图中对应的温度计上,并用平滑的线把各次测量时液柱的顶端连接起来,看一看,从中能发现什么?第一节温度和温度的测量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各种各样的温度计TIR-H手持式红外线温度计最近日本科学家利用纳米碳管研制出一种微型温度计,它可以测量50至50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预计在微观环境中将有广泛的应用。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直径为75纳米的纳米碳管里充入金属镓液体,对它加

7、热,然后冷却。结果发现,在50至500摄氏度之间,纳米碳管中镓液柱的高度随温度呈均匀变化,就像普通温度计里的酒精或水银液柱的高度变化一样,液柱最长可以达到10微米。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象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4)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5)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