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针刺加天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刺加天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加天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间收治的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行针刺加天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结论针刺加天灸治疗膝关节炎疗效良好,能冇效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牛活能力。关键词:膝关节炎;针刺;天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病
2、变所引起的慢性、进行性、无菌性炎症,是一种与人体代谢异常、创伤劳累等有关的以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骨科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和全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其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1]。目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较多,包括口服中西药物、关节腔注射、膝关节镜、物理因子治疗、针灸、推拿等,我院康复科自2009年来采用针刺加天灸治疗膝关节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来自我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3、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39~70岁,平均54.5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8个月,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対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行针刺加犬灸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型上均具冇可比性,P>0.05?1.2治疗方法1.2.1治疗组治疗组行针刺加天灸治疗?针刺取穴:内外膝眼?鹤顶?曲泉?阴谷?阴陵泉?血海?梁丘?膝阳关?阿是穴?足三里穴?委中穴?每次选4~5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2寸的毫针刺入,得气后留针20min,隔日1次,5次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
4、同时将斑螯?白芥子?马钱子?血竭?甘遂?肉桂?三七按一定比例研粉,用生姜汁调匀,制成直径约lcm大小药饼?取穴: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血海?梁丘?操作:常规消毒,将药饼贴敷在穴位上,医用胶布固定,对胶布过敏的患者用绷带固定,贴敷4〜12h后将药饼除去,施灸时间长短因人而异?灸后可见局部皮肤发红?水泡,用消毒针刺破水泡,将水泡液排尽,用碘伏消毒,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每H2次消毒排水?天灸采用H常灸,每隔10天灸1次,3次为1疗程[2]1.2.2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方法同上。1.3疗效判断
5、标准评定内容包括疼痛(休息痛和运动痛)?跛行?负重?关节屈曲度?不稳定感?肿胀?上下楼梯?绞锁等8项,正常为100分,分值越小,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具休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膝关节疼痛消失,活动止常;显效:膝关节疼痛基木消失,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有效: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病情无改善[3]1.4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组,34例患者经3年随访,痊愈16例,显效
6、9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0.6%,c2二3・67,P<0.05,详细情况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3讨论关节炎被称为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全世界关节炎患者约有4亿人,我国关节炎患者在1亿以上,其屮大多数为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一般认为是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以软骨的慢性磨损为特点?常在中老年发病,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甲期常表现为关节的僵硬不适感,活动后好转?遇剧烈活动可出现急性炎
7、症表现,休息及対症治疗后缓解[4]犬灸是非火热性灸法的一种,又名自灸?冷灸?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疗法,是指将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丁•人体的穴位,致使穴位局部皮肤充血?发泡,甚至化脓,对疾病起到“外惹内效”Z功的一种外治法?针刺加夭灸共用能内外兼顾?攻补兼施达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共奏逐痹祛湿?活血?消炎定痛之功[5]?木文采用针刺加天灸治疗34例膝关节炎患者疗效良好,,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88.2%,针刺加天灸治疗膝关节炎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8、此法疗效显著?实施便捷,易为患者接受,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吴东海•临床风湿病学,2008(5).[2]郭庆利.电运动刺激加强肌力的作用.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册,2006,8(1):5-9.[3]王亦堪.膝关节外科的基础和临床.北京:人民卫牛出版社,2003,310-311・[4]刘剑,方玲•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中国康复,2008,15(2):95-96.[5]杨华云•天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探讨•中国针灸,20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