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习方法指导(共享)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习方法指导(共享)

ID:46840636

大小:7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习方法指导(共享)_第1页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习方法指导(共享)_第2页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习方法指导(共享)_第3页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习方法指导(共享)_第4页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习方法指导(共享)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习方法指导(共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习方法指导《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是新课标高中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改后高考历史考查的重要内容,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笫47题(15分)、2010年福建卷笫41题(15分)、2009年广东卷第32题(9分)等。引导学生掌握评说历史人物的方法,使之能够科学地评说历史人物,不仅是学好历史课的需耍,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方法。一、关于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史学研究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史学研究,除了搜集、整理、订正有关史料的工作外,主要是对历史人物作阶段分析和方而分析。(一)阶段分析所谓阶段分析,就是将历史人物一生的活动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2、以便能比较清晰地勾勒出历史人物的社会活动或思想变化发展的棊本线索。划分阶段的具体方法,因人而异。对政治家往往以不同的任职时期來区分阶段,对思想家往往以思想变化发展的不同表现來区分阶段,对科学家往往以每次重大成果的取得来区分阶段。阶段划分的一般要求是划分标准要首尾一致,每个阶段的分界要明确,毎一个阶段要各有英特点。例如我们对唐玄宗的评价,就要把他一生的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发动兵变,铲除乱党,可谓英豪;掌权后,选拔人才,改革弊政,堪称明主;晚年时,夺取儿媳、沉迷酒色,是个昏君。同一个唐玄宗,前后判若两人,只能分阶段评价。其实,列宁早在评价考茨基时就已采用

3、了阶段分析。考茨基一生的历史,可以以-战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一战前,考茨基写过不少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所以列宁曾评价他说:“考茨基在1914〜1916年的战争以前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系列极为重婆的著作和声明,将永远是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但后來的考茨基背叛了马克思主义,1914年他提出了“超帝国主义论”,1918年发表的《无产阶级专政》一书,更是公开反对I•刀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所以列宁又称他为“叛徒考茨基”。即使是对一些民族败类和人民公敌的评价,也应坚持阶段分析的方法。用阶段分析示,我们就可以看到汪精卫并不是天生的汉奸、卖国贼。他早年致力

4、于反清革命,是孙中山的股肱。他在狱中曾吟诗道:“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鬼,不负少年头!”恰恰正是这个反清斗士,到了抗H战争时期,却认贼作父,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就是蒋介石也不是一牛祁是反动的,他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后來在抗日战争中也做过不少有益于中华民族的事,虽谈不上有大功,但起码不能与汪精卫相提并论。(二)方面分析所谓方面分析,就是把历史人物的整个社会活动分为儿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如対政治家,可从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等儿个方面來进行分析;対思想家,则可从哲学思想、社会思想和教冇思想等几个方而加以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复杂多样的,从

5、纵的角度看,历史人物的一生,变化起伏,具有“阶段性”:从横的角度看,在同一阶段,又有不同方面的活动,具有“方面性”。进步与倒退,功与过,是与非,常常汇于一•事,集于—•身,这就要求我们要用方而分析的方法来评价历史人物。列宁曾指出:“要真正的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曲。”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古今屮外,一切被肯定的止而人物,都含有某些消极因素,而一切被否定的反面人物,也具有某些积极因素。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好一切皆好,要坏一切皆坏,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例如我们评价南唐后主李甥,在政治方面,他是个昏曠

6、无能、沉湎酒色、丧权失国的昏君,但在文学艺术方而,他乂是个才华横溢、造诣深淇、成就卓著的才子。再如近代史上的林则徐,一方面,他力主禁烟,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2万余箱,并加强海防,抗英决心耒曾一日动摇,表现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和神。再者,他述是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所著《四洲志》影响深远。另一方面,他乂力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并亲自镇压云贵地区回汉人民的反抗斗争,给自己的历史抹上了不光彩的一笔。二、关于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主要是釆用价值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一)价值分析法所谓价值分析法,就是以历史人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社会

7、进步所起的具体作用来评价其历史功过。通俗地说,也就是以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促进社会进步作为评价标准,促进了则肯定,阻碍了则否定。(二)辩证分析法所谓辩证分析法,是指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正确分析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Z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历史人物活动的局部影响(利益)和全局影响(利益)Z间的关系。1.对“一分为二”的认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也就是冇功说功,有过说过,而不是全盘肯定或是全盘否定。比如说“文革”时期社会主流对事件或人物的态度就是好的一切皆好,坏的一切皆坏,最典型的就是对毛泽东的评价。当时,全国掀起了对

8、毛泽东个人崇拜的高潮,导致了“文革”一浪高过一浪,给全党、全国带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