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35964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降低计算机网络风险的方法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降低计算机网络风险的方法探析降低计算机网络风险的方法探析摘要为研究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建设高可靠计算机网络的途径,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对高可靠计算机网络的需耍,在简要介绍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工程实践角度总结出计算机网络的町靠性设计原则,并通过某单位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计实例,提出了完整的网络系统硬件可靠性设计方案。通过结合某研究所计算机网络的软件设计实例,提出了一套网络系统的软件可靠性设计方法。该町靠性设计技术对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水平具有参考价值。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可靠性局域网络服务器机群防火墙系统中图分类号:T
2、P393文献标识码:A0引言计算机网络能够始终如一地可靠工作,不受干扰和破坏,可靠性日益成为计算机网络不同使用层次用户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可靠性也成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求。探讨高可靠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准则,解决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和建设问题,确保计算机网络能够可靠地正常运行,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是通过数据通信系统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正在朝高可靠性和多综合业务的方向
3、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就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计算机局域网络(localareanetwork,LAN)它使得一个或几个单位的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数据和语音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和安全设备连接起来,互相共享资源和交换信息。1980年2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组织颁布的IEEE802系列标准,对局域网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口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可靠性的论述主要针对计算机局域网展开。2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准则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曾发表论文指出:“在提供通信的英国天网系统的设计研制中,中心课题首先是可靠性”。计算机网络是应用系统的
4、基础,实现了单位内部各部门间以及与外单位的信息联系,网络系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一故障,都能直接给上述应用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应用的好坏,解决好可靠性问题已成为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准则是对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工程经验进行充分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成为计算机网络规范化设计和建设过程所必须遵循的要求和原则。(1)提高计算机网络的任务可靠性通常采用余度设计和容错技术,具体表现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彼此互为后备机,一口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故障机的任务便可由其它计算机代为处理,避免了单机
5、无后备使用情况下,某台计算机故障导致网络系统瘫痪的现象,从而保证了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2)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要综合考量新技术的采用。既要考虑主干网络技术的发展,不至于在短时期内被淘汰,确保系统具有较长的牛命周期,最大限度地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实施合理的继承性,谨慎使用新技术,降低风险,使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具备良好的兼容和扩充能力,能够实现高可靠网络的平滑升级。(3)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要求统筹考虑全寿命周期费用,尽可能地降低网络系统的造价,使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用降至最少,力求使系统达到最佳的性价比。计算机网络主要软、硬件设备应采用广泛应
6、用且具有良好性能价格比的产品,充分考虑保护网络的建设投资。(4)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应根据现有的实际条件,在设计中选择质量优秀、有良好声誉的网络产品,并且所用的网络产品都应满足可靠性设计指标要求,严格遵守计算机网络的相关规范,所有器件及了系统均需满足最新、最高的国内外标准。(5)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还需要对运行中的网络进行定期人T/自动的检查维护。现代计算机网络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异构程度,需要尽量避免由于网络线路中断以及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的网络系统瘫痪。但是发生故障又在所难免,所以只有及时发现计算机网络故障,具有方便的故障恢复措施、
7、远程监控、配置的能力,才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时刻达到规定的可靠性指标,保证整个网络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优越的性能和工作任务可靠性,使计算机网络真正具有较高的系统可靠性。3结束语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主流技术;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可靠性是规模大、异构程度高的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根本要求,从工程实践屮总结的可靠性设计准则,可以指导建设高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保证网络运行中免受干扰,克服因为线路中断以及局部故障导致整个计算机网络瘫痪的缺陷,具备方便的故障恢复措施和全方位的监控配置能力。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进行的深入探讨,有助于
8、促进我国计算机网络设计水平的提高。参考文献[1]汪新民,耿红琴网络工程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罗跃川•计算机网络教程[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