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32746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探析【摘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一种需要。它的发展将有利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探讨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并提出了高级应用型培养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关键词】应用型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双师制中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并在办学规格、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学校的个性和特色上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顺应了高等教育这一发展趋势。高级应用型人才培
2、养作为一个教育概念,在我国提出的时间不长,由其诞生的社会发展背景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下面我就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作一些探讨。一、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科技含量、技术密集程度明显提高,技术进步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对更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已十分迫切,因此,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规格上,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
3、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应地,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一种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和素质:第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高级应用型人才应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技术技能的操作水平区别于一般的应用型人才。第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对学生进行某种职业的生产和管理教育,以提高职业技术技能水平
4、为目的;它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设置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其中,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要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面向21世纪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第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高级应用型人才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能
5、够将研究人员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际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们还应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第四,人才的创新意识。高级应用型人才是一种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应用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而且是创造性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而且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社会的高
6、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既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包含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其培养目标应定位在现场工程师岗位群。二、高级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在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围绕学生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
7、培养,从专业结构、教学模块、师资力量、导师引导、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实践方面来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人才规格准确定位的基础,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以下仅从课程体系方面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第一,在课程设置时,首先依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专业特征要求设置“平台”课。不论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还是以择业为主
8、的学生,给予他们可持续学习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设置“模块”课和任意选修课,从而形成以“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突出了学习者的个性。最后,以双重培养目标为目的,赋予学生按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灵活多样的学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对有差异的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