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

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

ID:46831061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_第1页
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_第2页
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_第3页
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_第4页
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道路建设与养护之关联问题探究摘要:文章根据作者多年的养护经验,就养护期间暴露的设计和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对设计和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关键词:设计;建设;养护Abstract:Thisarticleaccordingtotheauthor'sexperienceinconservation,asconservationexposedduringthedesignandconstructionproblemsweresummarizedandanalyzed,andthedesignandco

2、nstructionofrationalizationproposals・Keywords:design;construction;maintenanee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总结多年养护管理经验,由此引发对设计和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如在建设期甚或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养护实际情况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设计,必将给口后的养护管理提供便利,同时节约二次投入。养护的H的首先是为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再次是道路整洁美观、行车舒适,其主要工作首当其冲是认真完成道路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恶性事故发

3、生,再次是尽量降低维修保养频率,少占车道,维持车辆正常通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总结归纳如下问题,并对建设和设计提出建议。1问题归纳分析与建议1对于大跨径刚构桥梁,应在建设时就安装永久性检查竖梯和通道,以便养护人员随时可通过检查孔进入箱体内检查,如到了养护期再安装,发生的费用更大,如不安装,必须使用桥检车方可进入,一般路段公司均在委托专业单位进行定期检查时(两年一次)才检查,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1.2为便于检查,在建设期间,所有桥梁锥坡、通道和涵洞处均应设置台阶,以免给检查人员造成意外伤害。1.3除大跨

4、径桥梁外,目前我国使用的伸缩缝,大多为国产的仿毛勒伸缩缝,由于钢材性能相比国外较差,加之构造设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160型以上的伸缩缝损坏频率很高。除大跨径桥梁(如连续刚构)必须采用多缝伸缩缝,对于简支梁桥或先简支后连续梁桥,一般单跨跨径最多为50m,每联的长度完全由设计部门人为设定,按照常规计算,即便考虑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前后联长度之和不大于150叫就完全可以选择单缝。因此设计时应尽可能缩短单联长度,选用80型(单缝)伸缩缝。从表面上看,伸缩缝的数量将增加近一倍,但实际造价并不会提高,一般单缝的造价

5、仅为160型的一半。1.4桥面排水,建议设计部门将竖向排水改为从防撞墙底部开口(40X20cm)横向排水,这样就不易堵塞,造成桥面积水,如下图所示。对于空心板梁,由于翼板较窄,木身就很难设置竖向排水管,一般也采用90度弯管横向排放,管径较小,排水困难,且易堵塞。图1桥面排水示意图1.5通航扎应安装水尺、净高牌,净高牌的数字标明的是20年一遇洪水位的通航最大高度,而水尺反映的是实时通航孔净高,有利于行船判别。同时应设置桥名牌和联系电话,以便发生意外时,事主或海事、航道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报告桥梁管养单位。1

6、.6桥头跳车严重,个别桥头因软基受压后发生蠕动,引起桥台前移,导致支座变形甚至伸缩缝及梁端顶死,严重的匕致使勒板开裂,为避免或减轻桥头跳车,对施工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增加桥头路基堆载预压荷载,以加速沉降。避免行政干预,尽可能延长预压时间,深厚软基(20m以上)应不短于24个月。桥头路基预压反开挖后可选用轻型材料换填(如粉煤灰)。避免反开挖施工软基路段桥台桩基,承台设计应尽量提升,以减少开挖量。软基路段桥台(包扌舌桩基)一般都采用反开挖施工,由于桩基施工时间较长,加之卸载后地基会出现一定的反弹,地基的

7、有效预压时间大大缩短,必然引起较大的工后沉降。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以下简称广珠段)的三宝沥大桥及和平屮桥,其桥台桩基施工没有进行反开挖,而是在堆载路基上直接钻孔,待路基基木稳定后,再开挖施工承台、帽梁。到目前为止,两桥桥头未发生明显沉降,而相邻的兴隆中桥和砖厂分离桥的桥头工后沉降量却不小于20cm,这就是最好的例证。延长桥头台前反压路基的长度。如图2所示,为减小软基发生蠕动而产生的附加工后沉降,根据台背路基填土高度和地质状况,适当增加台前填土长度,建议L二30〜50m,其预压高度与台背相当。同时由于增

8、加台前填土后,台前和台背的土压力基本达到平衡,还能避免桥台向跨中方向推移导致支座变形其至伸缩缝及梁端顶死。广珠段的十倾沥大桥北桥台就出现了桥台前移,致使多道伸缩缝顶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图2台前反床填筑示意图1.6本路段发现大多软基路段圆管涵出现如图3所示弯沉,造成管节分离,特别是对于常年积水涵洞,冋填材料浸水松软,出现流失甚而严重脱空,给路基路面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高填方软基路段涵洞不宜采用圆管涵,建议全部使用箱涵。如用圆管涵,建议应对基础作整体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