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品读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品读策略

ID:46819811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品读策略_第1页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品读策略_第2页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品读策略_第3页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品读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品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品读策暁摘要:甜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冇效方式,能够让学生从屮获得语言文字的熏陶,学习语言文字的赏鉴,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文章从品读的角度,指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读路径,如品读风景Z美,感知语言之美,赏析结构之美,探析情感之美。关键词:初屮;语文品读;阅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8-0094-01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由此看出阅读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屮,读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如何才能发

2、挥读的作用,是很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耍从品读的形式展开阅读教学,才能实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突破,获得思想的提升。一、品读风景之美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这些文章中有很多都是抒发情感的写景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一字一句入手,感受文中的景色描写,不但从中欣赏到美景,还耍感受到文字之美。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文章文7优美,描写的春天美景令人向往,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无限的活力。为了让学生能产生共鸣,我特意将春天的美景作为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品读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学生抓住“草地”的相关文字,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内心对

3、春天绿色草地的喜爱之情。学生一边品读,一边观察笔者制作的多媒体视听课件,再配上轻缓的音乐,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氛围屮,感觉和意识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激发了想象力,学生从中体验到无以复加的快乐。这就是品读带给人们的一种精神享受,是其他活动所无法给予的。二、感知语言之美文学语言的美是无与伦比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抓住每一个动人的字眼和词句,让学生从多个层次和多个角度展开品读,通过对文字的品读,提升自己的语言赏鉴能丿J,并由此提升语感。如在教学课文《济南的冬天》时,笔者先通过口己的范读让学生感知文中的优美意境,在学生获得了文本具有的美感之后,

4、再展开语言探析。例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看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冇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针对此内容,向学生发问:“你对哪一句最有感觉?对照生活中的雪,你能感知到什么?你能抓住句子中透露出來的感情吗?”学生抓住文中的字眼“看护妇”,很快体会到:雪在作者的笔下,充满了暖意,给人一种温暖和爱。这样的品析,激活了学牛对语文的美丽体验,语文阅读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和快乐。三、赏析结构Z美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是经典佳作,有着极为

5、巧妙的构思和设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激发起丰富的想象力。教学中,教师耍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作品结构进行品析,感知文木的结构之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如在教学《木兰诗》一课时,为了让学牛体会文本屮的结构之妙,笔者带领学生展开解读和品析:哪里写木兰对爷娘的思念之情?哪里写木兰离家后沙场奋战的豪迈Z情?学生从中找到相关段落。“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一段写出了木兰离家后对父母的思念,表现出她坚强的内心。在这里,爷娘唤女声与流水声、胡骑鸣叫声,声声在

6、耳边回响,对于孤身在外的木兰来说,亲情和战情,思乡Z情和卫国Z情,她选择了后者。她毅然决然地告别安逸的生活,来到这黄河流水的陌生之地,听着胡骑鸣叫……这些都表现出木兰内心坚定的忠心报国的精神。在这段描写中,作者既描写出了木兰的儿女柔情,又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魄。这种构思充分体现出作者对木兰的赞美。通过短短儿句诗,让读者看到一个立体的、丰富的木兰形象,并且能够受其影响而产生共鸣。类似这样的结构,课文中数不胜数。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契机,让学生展开品读之旅,挖掘文本中的精妙结构,提升自己对结构的理解和赏鉴能力。四、探析情感之美情感是文学的精髓,也是语文学习的根

7、本。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文学作品中,只有通过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描写,才能营造出一种非常个人化的独特意境。教师的引导尤其重要。如在教学《小石潭记》这篇课文时,如何让学生体验柳宗元内心的情感,这就需要下一番功夫。学生可以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进行评析,如鱼儿在水底游动玩耍,文章明明是写作者内心的寂寥,为何这里却描写了鱼儿的欢乐游动?这是一个矛盾。于是我带领学生对所学的I口知进行探析:柳宗元被贬谪在永州,他的内心是非常孤苦的。这里的描写,鱼儿虽然是快乐的,但作者却不能与Z呼应,可见他对鱼儿的欢乐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因而也无法获得融合

8、。后來坐于潭上,作者看见“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样的描写就表达了他压抑的内心,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