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17683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温针灸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论文:温针灸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温针灸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论文:温针灸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摘要】冃的:观察温针灸、刺络拔罐法治疗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9例膝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采用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法;对照组48例,采用单纯温针灸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对照组总有效率69.57%O两组进行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2、见病,是以关节退变为主要特征的病变,滑膜和关节液在病变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病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骨性关节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所见患者在55〜64岁人群中发病率高达42%,女性多于男性(男24.7%,女54.6%)[l]o用针灸治疗该病方法众多,疗效各异,笔者近4年采用温针灸法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该病,并与单纯温针灸组对比,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组与单纯温针灸组的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对有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986年)。病程长、关节严重变形、关节腔明显狭窄的病例不统计在内。温针灸法配合刺络拔罐组:43、9例,男20例,女29例;年龄最小为44岁,最大为72岁,平均6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年半,平均8个月;治疗次数最少2次,最多25次,平均9.2次。单纯温针灸组:48例,男9例,女39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0岁,平均7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年,平均7个月;治疗次数最少3次,最多25次,平均10次。上述两组资料中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1温针灸法配合刺络拔罐组(1)取穴:内外膝眼、鹤顶、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悬钊「、阿是穴。(2)操作方法:患若仰卧位,屈膝100。左右,膝下用软物支撑,常规消毒患者皮肤和医生双手后,4、选用0.3mmX40mm的不锈钢毫针刺入穴位,先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再在针柄上加10mmX15mm的艾炷,艾炷由下端点燃,待艾炷燃尽后,继续留针10~15min。针后在阿是穴部位用皮肤针叩刺(每日1次),强度以皮肤明显潮红,并有微出血为最佳,再用闪火拔罐于皮肤叩刺处,拔罐的数目和出血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而定,留罐期间应密切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及出血量多少,一般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将污血擦净。2.2单纯温针灸法组(1)取穴:同温针灸法配合刺络拔罐法组。(2)操作方法:基本同温针灸法配合刺络拔罐法组,只是不用刺络拔罐。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5、,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一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休息。3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关节疼痛消失,肿胀消失,屈伸功能正常。有效: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肿胀明显消退,屈伸功能基本止常。无效:关节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3.2结果见表lo4讨论骨性节炎是一种从软骨退化开始的关节退行性的病变,其中以膝关节最为常见。主要表现是膝关节慢性渐进性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受限等,导致骨端硬化和周围骨赘的形成。由于关节的退行性变化和骨赘的形成,又刺激周围的软组织促使软组织和韻下脂肪垫炎性水肿、瘀血、肥厚,导致病情加重。本病属中医学"骨痹”范畴,如《内经》曰:“病6、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并认为该病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风寒湿邪侵袭,瘀血凝滞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根据本病风寒湿特性和膝关节疼痛部位[2],及中医“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理论。选取膝眼穴、足三里和局部阿是穴[3]等穴,给予温针灸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温针灸法组。刺络拔罐法是刺络放血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疗法,是在《灵枢官针》论述的九针中的刺络发展而来。《内经》提出“血实者决之”,“苑陈则除之”,说明刺络出血可排瘀血以祛邪毒,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拔罐的负压刺激作用和局部的温热作7、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提高痛阈。同时直接改变局部的内环境,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酸性物质与致痛物质的排除,从而使疼痛得以缓解[4]。又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在病灶处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可以清未尽之风寒湿毒邪,行气活血,祛瘀生新,通则不痛,疼痛渐愈。参考文献[1]wendy.intra—articularhyaluronicacidin-jectionsforkneeosteoarthritis.amfamphysi-cian,2000,62(3
2、见病,是以关节退变为主要特征的病变,滑膜和关节液在病变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病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骨性关节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所见患者在55〜64岁人群中发病率高达42%,女性多于男性(男24.7%,女54.6%)[l]o用针灸治疗该病方法众多,疗效各异,笔者近4年采用温针灸法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该病,并与单纯温针灸组对比,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温针灸配合刺络拔罐组与单纯温针灸组的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对有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986年)。病程长、关节严重变形、关节腔明显狭窄的病例不统计在内。温针灸法配合刺络拔罐组:4
3、9例,男20例,女29例;年龄最小为44岁,最大为72岁,平均6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年半,平均8个月;治疗次数最少2次,最多25次,平均9.2次。单纯温针灸组:48例,男9例,女39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0岁,平均7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年,平均7个月;治疗次数最少3次,最多25次,平均10次。上述两组资料中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1温针灸法配合刺络拔罐组(1)取穴:内外膝眼、鹤顶、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悬钊「、阿是穴。(2)操作方法:患若仰卧位,屈膝100。左右,膝下用软物支撑,常规消毒患者皮肤和医生双手后,
4、选用0.3mmX40mm的不锈钢毫针刺入穴位,先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再在针柄上加10mmX15mm的艾炷,艾炷由下端点燃,待艾炷燃尽后,继续留针10~15min。针后在阿是穴部位用皮肤针叩刺(每日1次),强度以皮肤明显潮红,并有微出血为最佳,再用闪火拔罐于皮肤叩刺处,拔罐的数目和出血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而定,留罐期间应密切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及出血量多少,一般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将污血擦净。2.2单纯温针灸法组(1)取穴:同温针灸法配合刺络拔罐法组。(2)操作方法:基本同温针灸法配合刺络拔罐法组,只是不用刺络拔罐。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5、,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一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休息。3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关节疼痛消失,肿胀消失,屈伸功能正常。有效: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肿胀明显消退,屈伸功能基本止常。无效:关节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3.2结果见表lo4讨论骨性节炎是一种从软骨退化开始的关节退行性的病变,其中以膝关节最为常见。主要表现是膝关节慢性渐进性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受限等,导致骨端硬化和周围骨赘的形成。由于关节的退行性变化和骨赘的形成,又刺激周围的软组织促使软组织和韻下脂肪垫炎性水肿、瘀血、肥厚,导致病情加重。本病属中医学"骨痹”范畴,如《内经》曰:“病
6、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并认为该病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风寒湿邪侵袭,瘀血凝滞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根据本病风寒湿特性和膝关节疼痛部位[2],及中医“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理论。选取膝眼穴、足三里和局部阿是穴[3]等穴,给予温针灸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温针灸法组。刺络拔罐法是刺络放血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疗法,是在《灵枢官针》论述的九针中的刺络发展而来。《内经》提出“血实者决之”,“苑陈则除之”,说明刺络出血可排瘀血以祛邪毒,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拔罐的负压刺激作用和局部的温热作
7、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提高痛阈。同时直接改变局部的内环境,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酸性物质与致痛物质的排除,从而使疼痛得以缓解[4]。又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在病灶处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可以清未尽之风寒湿毒邪,行气活血,祛瘀生新,通则不痛,疼痛渐愈。参考文献[1]wendy.intra—articularhyaluronicacidin-jectionsforkneeosteoarthritis.amfamphysi-cian,2000,6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