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让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ID:46813643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让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_第1页
让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_第2页
让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_第3页
让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耍培养数学兴趣,必须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倡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向往数学,使学生喜爱数学,在数学探究中得到快乐和享受。关键词:探究活动;主动参与;再创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耍方式。”教育是心与心的对话,只有给足阳光,心灵才能够亮丽起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耍有积极的思维参与,要有观察、归纳、类比、联想、演绎等活动,这些特征其实就是探究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只有当探究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2、探究学习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觉学习一、在创设情境时探究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前提。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是与生俱有的,它需要教师去激发去培养。古人曰:“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故在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教材特点,精心构思,巧妙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个恰当而富有生命力的问题探究能拨动全班同学的思维之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义务创设合适情境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案例1:勾股定理的教学首先,利用屏幕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在《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背景音乐下,在一个绿色环绕的池塘里,荷花亭亭玉立,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点头”

3、示意……。然后打出一首诗来:平平湖水清可鉴,而上半尺处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两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释,湖水如何知深浅?诗词入数学,课堂顿时沸腾起来,我适时地让同学们探究:透过这美妙的诗意,你能发现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你知道这湖水的深度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学生们再也按捺不住了,跃跃欲试,纷纷发言。案例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教学课前让每组学生准备一根绳子,并在绳子上等距离的打上13个结。上课时让学生探究:你能用手中的绳了围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吗?这吋有学生注意到32+42=52,根据勾股定理,判断出这个三角形(如图1)是直角三角形,但

4、很快受到其他学生的质疑,因为题设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接着探究:如何证明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原来需要作一个直角三角形A/B/C/(如图2),使ZC/=900,C/A/=3,C/B/二4,由勾股定理得A/B/二5,那么△ABC^AA/B/C/,所以ZC二900。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不知不觉地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來了。良好的数学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前提。而数学教学应发生在现实的情境之中,数学知识应在情境中通过学&的主动活动來建构。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吋应注重情境的全程性、发展性、探究性和数学趣味。二、在概念形成吋探究弗赖登塔尔说:“学生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自

5、己把要学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纶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而,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数学方法的发现和归纳过程是学生掌握方法的重要前提。案例3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问题1:某校七(1)班共有45人,已知男生比女生少3人,求七(1)班有男、女生各多少人?问题2:学校组织学生外出野炊,班主任让张三给同学们购买饮料。现要选购两种饮料丿!<40瓶,其中矿泉水1.5元一瓶,茶饮料2元一并。张三恰好花费65元购买这些饮料,那么两种饮料应该各买多少瓶?学&很快得到下面5个方程:x+(x+3)二45①,1.5x+2(40-x)二65②,2x+l・5

6、(40-x)二65③,2x+l・5y二65④,x+y二40⑤。探究一:请你自己选择一个标准,把上面5个方程进行分类。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按照未知数的个数进行分类,方程①②③中都只含有1个未知数,就叫一元方程,方程④⑤中都含有两个未知数,就叫二元方程;有的按未知数的次数进行分类,方程①〜⑤中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次,就叫一次方程。探究二:如果既按未知数的个数,又按未知数的次数进行分类,那乂该叫什么呢?通过合作探究,很自然就导入到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三、在课堂教学中探究波利亚曾指出:掌握数学就是善于解题,要把教会学生解题看作是教会学生思考,培养独立探究能力的一条主要而有效的

7、途径。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要给成功的范例,还应展示失败和挫折,让学丰了解探索的艰新和反复,体验探索研究的氛围和真谛。让学生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案例4“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教学原题:如图1,已知在ABCD中,E、F分别为AD、BC上的中点,试证明:EB=DF。这道题的证明比较简单,学生能很快就给出证明过程,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在此基础上改变其中的条件或结论,使它成为一个新的命题。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经整理后,共有如下方案。图11、条件不变,改变结论推广一:如图(A)在ABCD中,E、F分别为AD、BC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