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肠互动异常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基于脑-肠互动异常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ID:46806742

大小:368.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基于脑-肠互动异常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基于脑-肠互动异常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基于脑-肠互动异常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基于脑-肠互动异常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脑-肠互动异常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史堡匡堂苤查!Q!!生!旦!旦箜堕鲞筮!塑堕!!!丛型』垦丛坠:丛!堕!!:!!!i:!!!:!iz塑!:!基于脑.肠互动异常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赵迎盼王凤云杨俭勤苏敏唐旭东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经常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但相关常规检查并未发现其存在能够解释疾病症状的结构或生化方面的异常⋯。根据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IBS可分为便秘型(constipation.predominantimtablebowelsyndrome,IBS—C)、

2、腹泻型(diarrhea—predominant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D)、混合型(IBS.M)和不定型(IBS.U)四种亚型。全球范围内IBS的患病率为2%~15%L2],国内IBS的患病率相对较低,根据Manning诊断标准和罗马Ⅱ标准北京地区IBS患病率分别为7.26%和0.82%¨o,以罗马Ⅱ为诊断标准,广州地区人群IBS的患病率为5.6%Hj。一项荟萃分析表明,IBS全球患病率为11.2%,根据罗马I和罗马Ⅱ诊断标准,IBS的患病率分别为8.8%和9.4%∞3。IBS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

3、脏感觉异常、脑.肠轴功能紊乱、精神心理应激、免疫系统紊乱、内分泌功能异常等相关。近些年来,随着神经胃肠病学概念的提出和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肠神经系统(entericIlelvoussystem,ENS)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的交互作用即“脑.肠互动”在IBS发病中的重要作用。IBS的病生理机制是基于脑.肠互动的一个有机的模型体系,是沿着脑-肠轴的不同层次的一个多变量的“炎症”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异质性‘6J。感染后1BS(post—infectiousIBS,PI—IBS)是近年IBS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是PI—I

4、BS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PI-IBS是脑一肠互动的典型范例‘7o。有学者提出,目前已有各种发病机制均可整合到以脑.肠轴为基础的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网络中,以便从更高的角度、更深的层次阐明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哺1。脑-肠轴在不同层次的功能障碍可能是IBS的根本发病机制,可导致IBS的不同症状一J。此外,肠道微生态与IBS的关系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肠道菌群与黏膜炎症、免疫调节及心理应激密切相关也是脑.肠互动异常在IBS的重要发病环节¨⋯。本文拟从脑一肠互动异常角度阐述IBS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08

5、.0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209)作者单位:100091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内科(赵迎盼、王凤云、唐旭东);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消化科(杨俭勤);北京宣武区中医院消化科(苏敏)通信作者:唐旭东,Email:txdly@sina.COITI·637·.综述.一、脑一肠轴、脑-肠肽与脑-肠互动一般而言,胃肠道的神经支配与调节通过3个层次的神经系统的相互协调作用实现,这3个层次分别指的是ENS、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nervoussystem,ANS)和CNS。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将胃肠道与CNS在不同层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

6、神经.内分泌网络,称为脑一肠轴。ANS可以认为是CNS与ENS之间联系的桥梁,已有多项研究发现不同亚型的IBS患者存在ANS功能的异常,ANS功能的异常可能是IBS患者出现不同症状的主要病理机制¨⋯。脑.肠肽是指在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双重分布的多种小分子肽类物质,主要由胃肠道中的内分泌细胞分泌,分布于CNS、ENS和胃肠道,主要包括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neintrestinal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P,SP)、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ealcitoni

7、ngene—relatedpeptide,CGRP)等,这些物质在外周及中枢广泛地参与了胃肠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脑一肠互动是以脑-肠轴为物质基础的脑.肠间的交互作用,视觉、嗅觉等外源输入性信息或情感、思维等内感性信息通过CNS传出神经冲动影响胃肠道感觉、运动及分泌功能,而内脏感应(如伤害性感受等)也可以通过ENS影响CNS的感知、情绪,进而影响机体行为,这种胃肠道与CNS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称之为脑.肠互动¨“。IBS患者对外周刺激表现出中枢的高反应性(脑),IBS患者对中枢的应激事件也表现出内脏的高敏感性(肠),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