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97121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缺席审判程序的完善研究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缺席审判程序的完善林宪民在诉讼实践中,当事入缺席冇三种情况:一是原告起诉时已知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因而被告自始至终没有参与诉讼,法院适用的是公告送达;二是原告起诉吋被告住址明确清楚,且法院也依法送达了应诉通知书,但被告既没有到法院应诉,也没有出席开庭审理;三是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期H届至时,没有按照开庭传票的要求出席庭审。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缺席审判的规定仅限于第三种情形。木文将针对前述两种缺席情况试作探讨。一、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在原告起诉吋,被告客观上已处于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状态的情形在实践中并
2、不罕见,离婚案件和债务纠纷案件尤其多见。1、对起诉Z始被告就属于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起诉如果原告不能提供被告明确的地址,有的法院就不•了受理。依《民事诉讼法》第110条的规定,起诉状应当载明被告的工作单位或住址,倘若诉状中缺失该内容,经限期补正仍不能完善的,法院以起诉状内容有欠缺而不了受理应当也符合法律的规定。如來原告确实不知道被告的下落或住址,法院不了受理的裁定就冇损害原告诉权Z嫌,特别是在被告故意隐匿自己时尤其不公。正是在此意义上,对起诉Z始被告就属于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起诉,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和具
3、备其他的内容要求,法院就应当受理。原告町能明知被告的下落或住址,但恶意向法院声称确实不知道被告的卜•落或住址。基于此,法律要求原告起诉时提供被告明确的住址或工作单位是合理的,事实上,这应当是“明确被告”的要索之一。市此看來,对原告声称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起诉是受理还是不受理各有道理。笔者认为,基于保护诉权的需要,对这类起诉法院应当受理,但立法应当对此设置预防机制和救济机制。预防机制的立法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一般悄况下,原告对被告下落不明的事实或已经搬迁的事实应当举证证明;但为避免加重原告举证负担,
4、原告对此的证明标准可以不必苛刻。其二,原告谎称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应归于诉讼欺诈的范围,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至于救济机制的立法内容,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诉讼的任何阶段,如果法院认为原告冇诉讼欺诈嫌疑时,可以依职权调查被告的下落和住址;二是被告在诉讼的任何阶段都可以以原告有诉讼欺诈为山请求驳回起诉;三是原告诉讼欺作应当成为被告对生效的缺席判决提起再审之诉的法定事由。2、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不得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该解释意味着法院审理被告
5、下落不明的案件必须适用普通程序,其FI的在于表现一种应冇的慎重,以免在被告缺失而无法实施辩论的情况下法官滥用裁判权。这种防范确有其必要,毕竟原告与独任法官恶意串通的儿率比与三个法官恶意串通的几率要高得多,更何况这种恶意串通的后果基木上都是原告胜诉,且挽回这种恶果的成本太高,M至有时対被告造成的损害将难以回复。因此,对于原告在起诉时声称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立法应当将其排除在独任制的适用范围之外。但需指出的是,尽管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应当适用合议制审判,但并不意味着必然适川普通程序审理。普通程序是
6、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程序,其适川前提应当以双方当事人都参与为前提,如果一方当事人口始至终都不参与,就无所谓普通程序的适用问题,同理,简易程序也无所谓适用与否。由此旨在说明,当被告在诉讼之始就缺失时,立法应当设迸专门的审理程序——具可以称为缺席审理程序,其内容包括诉讼之始的缺席和诉讼屮的缺席,因而可以适用于任何阶段当事人缺席的情况——当然,对不同的缺席情况的规定应当冇所区别。3、经公告送达后,被告不应诉不出庭笔者认为,被告不管基于什么原因不应诉,都不能减免原告对其主张事实的举证责任,理由冇二:其一,被告不应诉并不等于
7、至开庭期F1时不出庭,实践中有相当部分案件的被告都不提交答辩状和证据材料,但仍然出席开庭审理。被告既然有出席开庭审理的可能,原告就必须为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材料,以便彼告质证;其二,无论被告应诉与否,都要求原告履行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也是控制原告进行诉讼欺诈的预防措施之一。在此理山下,被原告声称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如果被告在公告送达后仍未出现的,原告所主张的事实和提出釣诉讼请求不能当然地视为被告H认。二、被告既不应诉又不出庭此种情况以被告并非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为前提,即在法院己经依法送达应诉通知书和开庭
8、传票后,彼告无故不应诉和不出庭。法院依法送达应诉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后,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被告虽然没有进行提交答辩状等应诉行为,但却出席了开庭审理;二是被告虽然进行提交答辩状等应诉行为,但却无故不出席开庭审理;三是被告既未进行提交答辩状等应诉行为,又无故不出席开庭审理。对于第一种情况,被告丧失对原告起诉状的内容主张不同意见的答辩权,但仍然享有出席开庭审理的权利,并有权对原告出示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