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ID:46796222

大小:7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_第1页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_第2页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_第3页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_第4页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周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黄体酮(P)、雌激素(E2)水平、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FSH、LH、P、E2水平、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2、患者血清FSH、LH、P、E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米非司酮;中药;周期;子宫肌瘤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0-0121-02doi:10.14033/j.cnki.cfmr.2016.10.065子宫肌瘤是女性育龄妇女的常见生殖系统疾病类型之一,其发生率为25%,且机体雌激素含量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的关系,并且

3、该病发生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⑴。文献[2]证实,手术治疗与激素替代疗法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与局限性。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周期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纳入标准:全部患者经彩色超声检查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⑶,自愿参加本研究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近6个月内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合并肝肾、心肺、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与精神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4、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年龄29〜56岁,平均(42.15±5.24)岁,病程1〜5年,平均(3・46±2・01)年,疾病类型:肌壁间肌瘤18例,浆膜下肌瘤16例,黏膜下肌瘤13例。对照组年龄28〜57岁,平均(42.13±5.19)岁,病程1〜6年,平均(3・48±1・:15)年,疾病类型:肌壁间肌瘤19例,浆膜下肌瘤17例,黏膜下肌瘤11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与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生产企业:浙江仙堀制药股份

5、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48,规格:10mg/片)空腹或进食2h后口服1片,服药后禁食1-2ho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周期治疗,主要包括月经闭经前与闭经后两个用药阶段,(1)月经闭经前采用疏肝行气疗法,中药复方组成:香附12g,川楝子12g,枳壳12g,陈皮9g,佛手12g,金钱草15g,郁金12g,柴胡15g,常规水煎服,200ml/次,2次/d,口服,3个月。(2)月经闭经后采用消?Y化瘀疗法,中药复方组成:昆布20g,海藻20g,大黄5g,桂枝9g,川茸15g,丹参15g,赤芍12g,

6、桃仁9g,莪术9g,三棱9g,常规水煎服,200ml/次,2次/d,口服,3个月。1.3检查方法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黄体S(progesterone,P)、雌激素(estrogen,E2)水平,采用彩色超声检查两组患者的子宫三维经线与子宫肌瘤三维经线,计算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1.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SH、LH、P、E2水平的差异、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的差异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7、率的差异。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LH、P、E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3讨论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更年期前女性。目前对于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量文献证实,子宫肌瘤是激素依赖性肿瘤

8、[4]。子宫肌瘤归属中医“腹痛”、“徵頫”,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出血、月经不规则、腹部包块,贫血与白带增多等,合并便秘、排尿障碍、尿频与膀胱压迫等症状。米非司酮是19-去甲睾酮衍生物的非笛体类药物,其通过非竞争性抑制雌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