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要抓住场面描写。2.词句段运用: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谈谈人物说话时“说”的不同表达方式。3.书写提示:举办书写作品展览,注意行款整齐、正确、工整。4.通过理解、感悟、诵读,积累“爱国”的名人名言。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写;背诵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2.难点: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以及说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准备:1.准备书法作品的课件。2.词句段运用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学习“交流平台”1.
2、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2.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关注场面描写3.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 4.交流。(1)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2)要学会在作文中进行场面描写。5.怎样在习作中进行场面描写呢?(1)注重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地描写,这便是“面”的描写。(2)注重对某个人物或具体的事情进行细致地描写,这是“点”的描写。(3)注重点面结合,活动过程才会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才能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6.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谈谈场面
3、描写的作用。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到位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番回荡往返,一直辐射到遥远的地方。生:这段话有点的描写,也有面的描写,有点有面,所以能够很生动地描绘出大合唱的气势雄壮,也能够反映出大家的团结一致。生:这是对延安歌唱场面的描写。既有鸟瞰式的描绘,又有特写的镜头,点面结合,
4、层次分明,把一个热闹非凡的伟大场面,写得十分动人,从而表现了延安军民的革命精神面貌。三、学习“词句段运用”1.出示课件。〖读句子,注意红色画线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B.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2.朗读,理解句子意思。3.讨论词句反复运用的妙处。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4.反复
5、与排比的不同。数量不一样,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四、继续学习“词句段运用”1.出示“词句段运用”课件。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A.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B.“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C.“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D.满腹下甚至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2.朗读,理解其意思。3.分析不同的“说
6、”。 A句是“赞叹”,B句是“婉言谢绝”,c句是“话一出口”,D句没有用“说”,只是用“:”引出说的内容。4.生活中形容“说”的词语比较多,如“窃窃私语”、“谈论”、“争吵”……请选择表示“说”的一个词语写人物的“说”。五、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习了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以及词语反复的妙处。 2.“说”可以用不同方式加以表达,请写一句人物的说话。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交流词语反复的妙处。 2.谈谈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二、学习“书写提示”1.出示书法作品的课件。2.学生朗读。3.交流
7、两幅书法作品的相同点、不同点和妙处。 相同点:作品后面都有题款。不同点:《游子吟》是一首诗,是竖着写的。 《草原》(节选)是课文的一句话,是横着写的。妙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注意行距,给人以整齐端庄的感觉。4.老师指导:完成书法作品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款式,同时要全面。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点:(1)行款整齐,布局合理。(2)书写正确,不出现错别字,不规范的字。(3)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5.学生临摹,注意要求。6.老师及时点拨。三、学习“日积月累”。1.旧知导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选自文
8、天祥的《过零丁洋》,这句诗诠释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心,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证明了中国人是有民族骨气的!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几则爱国名言。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位卑未敢忘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