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涉佛诗探析

温庭筠涉佛诗探析

ID:46782743

大小:7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温庭筠涉佛诗探析_第1页
温庭筠涉佛诗探析_第2页
温庭筠涉佛诗探析_第3页
温庭筠涉佛诗探析_第4页
温庭筠涉佛诗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庭筠涉佛诗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温庭筠涉佛诗探析摘要:谈及温庭筠,第一映象往往就是“花间鼻祖”,以及他那种粉香脂腻,描写闺阁情态的词作,而对于他的诗则相知其少。其实温诗往往渗透着佛理,所表达的思想也较为复杂。本文将通过分析温庭筠涉佛诗中的用典和意象,來揭示温庭筠诗歌思想的矛盾性。关键词:温庭筠;涉佛诗;矛盾思想;用典;意象•、八一刖§温庭筠(约812?C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

2、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虽然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但他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谈佛、咏佛诗,其诗作所反映出的思想也比较复杂,这些可在莫诗作意象中找到答案。一、温诗不受重视的原因探析人们往往更注重对温庭筠词的研究,而对他的诗歌的研究比较粗浅,有很多诗作都找不到较完整的注解、评价,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旧唐书》本传中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士不第。其原因有三:首先,少年时所得钱帛,多为狎邪所费,挥金不顾,此木是少年偶尔误为之事,并非长

3、久放荡之行,不料却被恶之之辈,蓄意中伤,遂大肆渲染,加以传播,在世俗屮竟成狎邪恶名。其次,温庭筠在833年(21)岁时,入太学,并从太子游。后来因为杨贤妃的谗害,庄恪太子左右数十人或被杀,或被逐,沙汰殆尽,随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从太子游也曾为人所诟病,认为温庭筠想走太子捷径。最后,当时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相国令狐?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大为不满。因次便得罪了当朝权贵。以人品來否定诗品,本身就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人们往往因为温庭筠行为的放荡不羁来评价他的诗歌,导致他的诗

4、歌遭到人们的诟病。对此,《温飞卿诗集笺注》补屮,作者郑文为温庭筠进行了大翻身,他说到:“不修边幅”,乃是生活细节,无关道徳法度,而显其纯真任性。“能逐弦吹Z音”乃艺术修养,对音乐有兴致,属于一己喜好,有何不可。就“为侧艳之词”言,当时民间创出新声,敦煌遗曲是其旧品,飞卿为之,加以改进,使词成为重要文体,此乃不朽贡献。二、温诗屮的涉佛诗温庭筠的诗中涉及佛教的诗有40多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有关佛寺、僧人的诗作,对于一个花间词人来说确实比较新奇。温诗中涉佛诗:一是与僧人交游唱和之作;二是咏佛寺、谈佛理的篇Ro这些作品宗旨非一,或借前代大德比附与之交往的僧人,或以古

5、代著名居士、旷达名士自比。这与诗人自身经历有较人关系。他一生未曾考中进士,壮年往来各地依附权要做幕僚,到中老年才得以跻身下僚。虽然仕途坎坷,但儒家的功名事业心却一直未曾消磨。然而由于仕途不顺,现实与理想产生了的巨人差距。因此游历佛寺、结交僧侣隐士、赠唱酬答便成了他的生活和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而广交名僧,常居山门,浸染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谈禅论理,消解了温庭筠心中疲于羁旅的痛苦,使他暂且忘却了仕进的不偶,人生的潦倒零落。可以说佛教是温庭筠心灵的避难所、安慰地。当他既不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又不肯走隐居之路时,佛教便成了他疗救心灵创伤、抛却人生苦恼的憩息处。正是在

6、这种条件下,温庭筠才写了这么多的涉及佛教的诗作。三、温诗中的典故、意象的考察(-)典故考察在温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下面儿个典故:谢安、范蠡、严子陵、白莲社。华东师范大学,宋立英的《通过用典看温庭筠其人其诗》一文中对温庭筠诗中的常见典故作了一些论述,可以说分析的非常具体到位。谢安一一理想中的政治人物。谢安是东晋名相,初隐居东山,四十始出仕,曾以征讨大都督统军抗苻坚南下,为东晋保住了江南半壁江山。在《题裴晋公林亭》中,温庭筠直呼裴度为谢安,谢安出仕前曾隐居东山,但面对混乱的时世,他终于放弃隐居,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口终其一生为国尽力。裴度也曾建立谢安一样的功业

7、,但却不能如谢安一样始终受到信任,委以重任,对此诗人深致惋惜。严子陵一一隐逸的向往。诗人在诗屮多次用到严了陵的典故。《猪洼曲僧舍》“更想严家澈,微风荡白苹”;《和友人题壁》“三台位缺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渭上题三首》“吕公荣达子陵归,万古烟波绕钓矶。桥上一通名利迹,至今江鸟背人飞”。当诗人倦于宦途的奔波,向往隐居的情绪便时时袭上心头,严子陵便代表了诗人对隐居的向往。范蠡一一功成身退的典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仕则隐,是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选择。温庭筠也常处在出处仕隐的矛盾Z中,但他却不肯作出传统的选择,在仕与隐的矛盾中,他执著地追求着“仕”

8、。他希望像范蠡一样功成身退。白莲社一一诗人心灵的憩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