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松运用桂枝法治疗三阴病经验

王长松运用桂枝法治疗三阴病经验

ID:46782498

大小:7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王长松运用桂枝法治疗三阴病经验_第1页
王长松运用桂枝法治疗三阴病经验_第2页
王长松运用桂枝法治疗三阴病经验_第3页
王长松运用桂枝法治疗三阴病经验_第4页
王长松运用桂枝法治疗三阴病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长松运用桂枝法治疗三阴病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长松运用桂枝法治疗三阴病经验关键字:名医经验;王长松;三阴病;桂枝;扶阳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4.033中图分类号:R24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4-0114-03《伤寒论》桂枝汤在太阳病中以大量条文论述,堪称"伤寒第一方”,在三阴病篇也接二连三提及桂枝的使用,如太阴兼太阳合病条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虽桂枝汤为太阳病主方,于太阴兼太阳合病中散太阳之邪,但仲景并未提及太阴病某个方药与桂枝汤连用,以散太阴之湿邪

2、,实则以桂枝汤统太阴兼太阳二病。又如厥阴病篇提到下利,腹满痛,身体疼痛者,其治法为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少阴经病,以湿为主。少阴经病,或从手少阴协火,或从足少阴协水。厥阴一病,总以“风”概Z[1]。三阴从坤卦,总体为阴盛阳衰,故救阳为急。因此,火神派鼻祖郑钦安提出“但凡三阴病,以温补为要”[2]。尽管扶阳理论备受重视,但多数医者恐麻黄、桂枝发汗力强,毒性等同砒霜而不敢使用,或有畏惧附子之毒,敬而远之。吾师王长松教授根据仲景旨意,结合临床经验,扩展了桂枝法于“三阴病”的治疗。临证用桂枝最多达45g,并配合生姜、干姜、黄

3、罠、附子、茯苓、肾八味(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蕾、补骨脂、续断、独活、杜仲、巴戟天)、砂仁、厚朴、细辛、吴茱萸、当归等温热药,根据配伍将其作用扩大为温阳、通阳、宣阳、降逆、通利、温通、温补、温散、温下、消散等,广泛应于各种寒证、虚寒证、寒热错杂等疑难杂症[3],效果颇佳。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桂枝法与三阴病1.1桂枝法与太阴病太阴证主要有本经证、痹证、五饮证、太阴发黄证。太阴己土主湿气而恶湿,太阴经证以阳经邪气传入从湿气而化之,主要以理中汤治之,若下法误治后,太阳寒邪内陷入太阴经,使用桂枝倍芍药汤,驱太阴之邪外出,恢复太阳之正气;太阴经痹证乃风

4、、寒、湿三气相合,阻塞经络关节而成,然有从太阴经气化热者,以关节肌肉红肿热痛为主,非桂枝所宜,但亦有肿块或突起不温不火,寒热不明显,病理因素仍是风、寒、湿三气者,当以桂枝法温里散寒除湿。仲景五饮证虽然名日繁多,但究其缘由,仍是太阴湿气不转,凝聚不化而成,仲景称治痰饮者以温药,故取桂枝法,遣药加减,仍为上策。太阴发黄有阴黄和阳黄之分,阳黄者适合茵陈五苓散清利湿热,阴黄者宜用附子理中汤加茵陈。阳黄证五苓散中口有桂枝以温运中土,去除湿气;而阴黄证附子理中汤加茵陈,其中稍加桂枝法也符合方义,若有畏惧附子毒性者,可稍加桂枝以助宣散祛湿。太阴病中桂枝法的

5、配伍多为桂枝配合姜类、茯苓、董香、焦苍术、法半夏、惹及仁、厚朴、苦杏仁、白术、饴糖、参类、独活、羌活、荆芥、防风、砂仁等。1.2桂枝法与少阴病少阴病或从手少阴协火热化,或从足少阴协水寒化。少阴证从手少阴协火热化,则血液必亏,则非桂枝所宜;但若患者素体阳虚或禀赋凌弱,传经之邪如少阴寒化,阳气微弱而阴气人盛,见神倦嗜卧、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恶寒肢冷、懒言少气,则宜四逆辈温阳救逆,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白通汤、四逆汤等。若将桂枝加入其屮以助阳补火,效果其佳,但桂枝量不宜超过干姜的量;若病情缓者,减少四逆辈中附子的量而加重桂枝与

6、肉桂的量,虽效力有所减缓,但安全性提高。少阴病中桂枝法的配伍多为桂枝配合附子、龟甲、细辛、肉桂、肾八味、黄柏、牛膝、桔梗、桑螺虫肖、龙骨、牡蛎、独活、茯苓、猪苓等[4]。1.3桂枝法与厥阴病厥阴病除本经证外,还有纯阳无阴证、纯阴无阳证及阴阳寒热错杂证。厥阴经本证,木气太盛则克中土,中土大虚,戊土受克则饥不欲食,己土被克则下利不止,宜当归四逆汤或乌梅丸主之,此二方皆有温中散寒之意。若中土过于虚寒者,可加重桂枝量以温中土,救脾气,恰如其分;但寒热错杂者,仍需衡量驱寒和清热的程度,令其符合病情。厥阴病纯阳者法当清热润燥救阴,非桂枝所及。王师认为,厥

7、阴纯阴无阳证乃外界阴邪与本经虚寒相合而成,多见于素体肝寒者,此处当以吴茱萸辈、四逆辈驱寒温阳。以桂枝散寒气、补阳气,药效比附子安全得多,温阳效果也令人满意。厥阴病中桂枝法的配伍多为桂枝配合当归、吴茱萸、乌梅、炙甘草、乌药、天麻、白附子、胆南星、莪术、黄连等。2典型病例案例1:患者,女,51岁,2013年2月15日就诊。15年前因输液引发过敏性紫瘢后治愈,近几年紫瘢逐渐加重。现症:下肢红紫色斑块连片突起、经期加重,怕冷,头晕伴恶心,面色黄黯,便澹,腹痛,曾从中医处求治4年,病情轻重反复。稍吃荤则便澹、腹痛,红斑即起。慢性胃炎,乏力,舌淡黯、有齿

8、痕,苔薄白,脉弦细。诊断:过敏性紫瘢。辨证:太阴病(脾不统血)。治法:益气温阳、祛风化湿。方药:黄罠40g,桂枝20g,党参15g,鉄炒白术15g,茯苓25g,廿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