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

浅谈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

ID:46754127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_第1页
浅谈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_第2页
浅谈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_第3页
浅谈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_第4页
浅谈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摘要]探索新型栽培技术模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寻找可代替现在粗放式种植方式的技术与方法,节约水资源,为地区水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为种植户寻找一条节本增效的道路。[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水稻;气象因素随着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不断推进,各水稻种植地区的地下水位以极快的速度持续降低,个别地区在干旱季节甚至出现了断水的现象,为了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09年在2008年实验的基础上继续作了这项试验探讨水稻的栽培技术措施。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基本情况。2009年试验设在二九。

2、农业科技中心,土质为白浆土。土壤PH值6.1、有机质2.5%、碱解氮126・3ppm、速效磷28.7ppm、速效钾137.5ppmo2•试验品种(系)。2008年供试品系为垦粳03-471,育苗方式为钵育摆栽,苗龄35天,叶龄4.1叶,带菓下地率为20.3%o2009年供试品种为空育131,常规育苗,苗龄35天,叶龄3.5叶。3•试验方法。试验区面积50m2,人工耕翻,具体操作方法为在上一年的两行茬口中按旋耕的方法松土,宽度为15cm,深度为18〜20cm,松土的同时将底肥全层深施。(目前市场上已经有适宜该耕作方法的旋

3、耕机械销售,其零售价格为10000元/台。)施肥差异:2008年在常规基肥施用量上减少30%的用量。2009年按照常规施肥量施用。4•气象因素分析(1)2008年气象条件分析。2008年活动积温2590.5°C,5月气温低、降水极多,平均温度11.9°C,低于历年0.79,低于2007年1.1°C;降水114.6mm,多于历年97.4mm,多于2007年51.2mm,不利于水稻的返青和分孽。7月气温较高、降水偏少,平均气温23.3°C,高于历年1.59,高于2007年0.6°C;降水80.6mm,少于历年37.5mm,

4、多于2007年37.5mm;8月气温稍高,降水极少,月平均温度20.4°C,高于历年同期0.49,低于2007年同期1.0°C;降水34.4mm,少于历年93.2mm,少于2007年136.2mm07月至8月温度偏高有利于水稻孕穗和灌浆,降水偏少特别是8月份降水极少,不利于水稻叶瘟和穗茎瘟的发生,因此2008年的水稻的病害发生较往年轻。⑵2009年气象条件分析。2009年积温2740.8°C,无霜期159天,4、5月高温有利于秧苗生长,6月低温、寡照使水稻生长迟缓、生育期延迟,7月多雨,并伴有阶段性冷害导致水稻空瘪率增

5、加,产量受到影响,8、9月份温度、光照正常有利于水稻的成熟,全年降水偏多,多于历年250mm以上。二、结果与分析1•秧苗素质分析。钵育秧苗的整体素质较好,在移栽之前的田间调查中可以看到秧苗叶龄达到4.1叶,第一完全叶叶腋分菓抽出,解剖可以见到第二叶腋分菓明显,长度在5〜8mm。这是因为钵育苗的个体生长空间较大所导致的。2•全年灌溉用水量分析。2008年保护性耕作试验较常规可以节水1056m3/hm2,尤其是泡田用水,仅此一项就可以节水950m3/hm2,因为秋季不需要翻地,保留茬口越冬,秋季封冻前土壤散墻少,毛管孔隙没

6、有破坏,能更有效的利用春季冰雪融化的水分,灌水泡田水分下渗少。后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差异不大,保护性耕作虽然保留一半的耕作层不翻动,但旋耕过的部分因为没有沉浆过程所以水分的下渗速度要高于常规整地。2009年降雨量集中在六到七月分,自6月初灌水后至8月中旬没有灌水,所以无法计算节水量。3•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分析。根据2008年的水稻生育进程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水稻保护性耕作和常规对照两种栽培方式对水稻抽穗时期的影响不显著,其抽穗时期的差异主要来自前期缓苗至4叶一心这段时间,保护性耕作因为是春季旋耕,土壤的松散程度高,更有利

7、于地温的升高,所以前期发苗较快。7叶、8叶的抽出需要积温较高,因为此时期正是分菓盛期,光合养分供给分菓较多,所以叶片抽出慢。8叶一心至9叶一心晒田,6月25日-6月30日平均地温达到27.7°C,所以9叶抽出快。从2009年的田间生育进程调查中能够看到,五叶一心到九叶一心共用了36天,较常年长了7~8天,主要是因为六、七两个月的降水多、温度低、日照时间短造成。整体抽穗期较常年晚3〜5天。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处理平均每穗一级枝梗为8.1个,二级枝梗数为5.7个,对照的一级枝梗7.9个,二级枝梗6.3个。齐穗后对田间细

8、菌性褐斑病与叶鞘腐败病进行调查,剑叶上具有明显病斑的5.9%,发病级别在3级以内。剑叶叶鞘上具有明显病班的分别为1.19%与1.33%;叶鞘腐败病的发病率分别为0.99%和0.95%o通过2008年数据看到,两种栽培方式对水稻抗病性的影响不显著。但不同栽培方式间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有一定的影响,保护性耕作措施充分利用前期地温较高的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