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及谐社会及经济发展

浅谈构建及谐社会及经济发展

ID:46750078

大小:7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构建及谐社会及经济发展_第1页
浅谈构建及谐社会及经济发展_第2页
浅谈构建及谐社会及经济发展_第3页
浅谈构建及谐社会及经济发展_第4页
浅谈构建及谐社会及经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构建及谐社会及经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构建及谐社会及经济发展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必须看到,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只有实现人的和谐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我国跨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面对严峻挑战,通过创新机制、拉动内需等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拓宽对外开放的广

2、度和深度,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才能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谐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况、新问题。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

3、的环境;E1反之,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出现徘徊不前的现象。因此,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只有保持经济和谐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所谓的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富裕的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

4、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2009年GDP虽然已经突破33万亿,但人均仍排在世界108位。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对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坚持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不能只重数量而不顾质量,只要速度而不讲效益。没有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再多的数量、再快的速度也不能实现经济和谐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要实现统筹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国际空间的拓展,推进生产力和生

5、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推进经济健康地发展。(一)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产生不满情绪,机会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因为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物质财富匮乏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数量极少,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那些拥有经济特权和

6、政治特权的剥削者就要侵吞被剥削者的生活必需品,相互争夺剩余产品。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就要与剩余产品的占有者展开殊死的斗争,于是社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时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

7、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因此,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构建和谐社会。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也要防止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和谐社会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消除经济发展不和谐因素,解决各种矛盾,平衡利益关系,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