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46151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王安石前期诗歌创作特点及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王安石前期诗歌创作特点及原因摘要: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者。随着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他的诗歌风格在前后两个时期,也呈现了不同的创作特点。前期诗歌创作,正值他仕途畅达,人生抱负得以施展,他更多的是以一位政治家的眼光、改革者的身份,更是在儒家思想锐意进取的指导下,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希望君主能选贤任能,自己的才华能得到重用。关键词:王安石;诗歌创作;前期;风格中图分类号:1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08-0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
2、荆国公。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中进士笫四名,曾到多个地方任职,如浙江郵县知县、舒州通判等几个地方官。在这期间,王安石认为“兼并”是导致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因此,在他任常州知州时,他上书宋仁宗赵祯,提出对宋初以來的法律制度进行改革。熙宁三年(1069),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以“富国强兵”为日标的变法活动,在神宗的支持和王安石等人的积极努力下,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增加了财政收入。这也是王安石仕途生活中,最鼎盛时期。王安石前期创作中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
3、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具有讽刺劝谏的作用。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洞靡弱的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冇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木,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因此王安石的诗歌以政论性的居多。这些作品大多针对时弊,深刻分析现实,提出明确的政治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量和充实的政治内容,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对社会前途的忧郁,充分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长于说理,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注意描写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
4、平之声,如《感事》诗中“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姝。”是对当时社会人民贫困潦倒的真实反映,同时指出宋代国势的积弱和内政的腐败。他前期的文学创作与其政治经历是密切相关的。王安石受到“庆历新政”的影响,在朝为官的影响,対下层贫苦农民的关注,王安石作了《河北民》,这首诗人出开封市,看见大量流亡荒民,于是冇感而发。诗歌看门见山点题,接着逐层讲述河北民众的苦难生活,并叙述了苦难的根源:第一,是保守的国策,决定了民众的苦难生活,家里的“养子学耕织”还交不起官家收税的钱;第二,是天灾的原因,“大旱”造成“千里赤”;第三,虽然难民南逃
5、,但是仍摆脱不了饥饿,“过者无颜色”;最后,诗的结尾古今对比,贞观年间的富足生活和现在的人民的穷困潦倒相互对比,更加突出现在的凄凉无比。王安石向我们勾勒出一幅官逼民众,满目疮痍的荒凉景象。表现了王安石对底层农民的关注。前期创作中咏史诗《明妃曲》(其一)作为王安石前期代表性作品,“明妃”指的是王昭君。王安石另辟蹊径,他含蒂的指出王昭君的悲剧是因为皇帝的昏庸无能,与画师毛延寿毫无关系。“认为王安石站在人道主义、个人主义的立场上,对蒙在国家、王朝面纱下遭受不幸的王昭君寄予了真挚的同情和衷心的祝福,表现出一个古代士大夫善良
6、、正直的甜格「全诗描绘了三个场景,第一,昭君辞别汉宫,只身来到匈奴;第二,汉元帝错杀毛延寿,因为昭君的美来自“意态”,是不能画出来的;第三,昭君虽身在匈奴,但仍心系汉朝,而寄信來安慰她的是自己的家人。本诗从侧面突出王昭君的美,通过君王的“不自持”表现出来,原来昭君美貌不在外表,而在其精神,即“意态”。而画师只能描绘其外表,因为“意态由来画不成”,汉元帝却错杀了毛延寿。王昭君虽身在匈奴但还是心系汉朝,家人传来消息告诉昭君“好在毡城莫相忆”。朝廷呢?“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点明了本诗的主题。土安石在
7、这里提出一个社会制度问题,昭君、阿娇的悲剧,不是个人原因,而是社会问题、君王问题。昭君的悲剧,在王安石看来不是毛延寿的错,看似在为毛延寿平反,但诗的最后一句,道出了王安石的心声,罪魁祸首的是皇帝的昏庸。山此指岀,要善用优秀的士人,也表现了王安石对社会制度方面的问题的关注。年轻时的王安石官至丞相,前期所创作的诗歌也是意气风发,极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意识。注释:①高克勤•王安石与北宋文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221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