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蒲剧的艺术风格

浅论蒲剧的艺术风格

ID:46745783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蒲剧的艺术风格_第1页
浅论蒲剧的艺术风格_第2页
浅论蒲剧的艺术风格_第3页
浅论蒲剧的艺术风格_第4页
浅论蒲剧的艺术风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蒲剧的艺术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蒲剧的艺术风格作者简介:裴斐斐(1987—),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研究方向:地方戏。一、蒲剧渊源史述蒲剧,因兴于蒲州(今永济)而得名,又名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俗称乱弹,今统称蒲剧,位居山西四大梆子(北路梆子、屮路梆子、上党梆子、南路梆子)之首,广泛流传于山西、陕西和河南三角地带,甚至远及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河北等部分地区。根据出土的戏曲文物和资料记载,蒲剧最初是由山西、陕西地方的民歌和说唱兴起的,之后演变为民间小戏,同时还吸取了其它古老戏剧种的艺术成就。至明中期,蒲剧已成为了独立完整的戏剧剧种,并获得了一定的影响,还组建了许多戏

2、剧班子,如义合班。到了清朝,特别是清代中期至鸦片战争前后,是“花部乱弹诸腔与雅部昆腔争盛时期,形成了五大声腔系统以及一些大型地方戏。”到了清末和民国初年,蒲剧又到了一个重要的繁荣期,由它派生出三个梆子戏:北路梆子、中路梆子与京梆子(河北梆子)。新屮国成立后,蒲剧又重振雄风,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晋南各县成立了许多蒲剧I才I,在太原市也成立了大众蒲剧团,豫西、陕北也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蒲剧团,特别是当时蒲剧五大名演阎逢春、张庆奎、王秀兰、杨虎山、筱月來五人,他们的唱腔有秦腔的风味,对蒲剧的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还整理改编了一些新的剧H《薛刚反唐》、《三家店》、《赵氏孤儿》等,

3、还有现代戏《向阳坡》等。文化革命期间,许多艺人靠边站,蒲剧蒙受重大损失。文化革命之后的蒲剧发展进入了艰难的发展期,三大名演相继谢世,蒲剧主要以传道授业为主,开始息影舞台,但是还出现许多新秀,蒲剧开始恢复。在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把蒲剧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时的蒲剧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转型,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计划,是蒲剧市场化和人文化,使蒲剧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让他去融入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融炉中去展现它的魅力,使更多的人去喜欢它。二、蒲剧风格的艺术展现(一)演唱风格陕山梆子是早期的蒲剧和秦腔的邹形,最后由一个剧种发展为两个剧种,即蒲剧和

4、秦腔,蒲剧艺人和秦腔艺人还经常同台演唱,许多艺人们即会唱蒲剧,又会唱秦腔,如王秀兰、阎更平、阎逢春。蒲剧和秦腔由于发展方向的改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行政的干预,使蒲剧和秦腔的差异才逐渐加深。从出土的戏剧文物和有关资料记载,蒲剧最初是由山西和陕西的说唱、民歌发展起来的,那么蒲剧其实就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老百姓爱听,它那唱腔朴实自然,在田间地头时而会听到农夫们哼这小调,自取自乐。蒲剧是在民间小戏的基础上吸收其它剧种的艺术特色发展成为大的剧种,此时唱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朴实自然变为唱腔高昂、悲壮激情,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蒲剧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过两个艺术源流,一个是西路戏,一个是南

5、路戏,西路戏奔放豪迈,重特技和唱功的表演,而南路戏婉转,重情节。在现在的发展之中,两者的区别已经不太明显。蒲剧在过去常用三个调,分别是“三眼调”、“二眼调”还有“梅花调”,现在很少用,现多用G调,是因为它更容易抒情,更能表现出激越凄楚的情调,旋律跳跃性大。“板式唱腔是蒲剧唱腔的主要形式,它乂可分为八种板式,有慢板、二性、紧二性、撩板、流水、小流水、间板、滚白,在演唱时可交错使用,但又有一定的规律,因为它们要根据文场戏和武场戏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伴奏”。蒲剧曾博的康熙帝的赏识,到乾隆时,北京戏迷称蒲剧为西调和勾腔,把蒲剧的豪迈奔放的风格融入进去。改革开放之后,蒲剧发展活跃,唱腔不断

6、更新,后起之秀辈出,出现许多艺人,这些艺人对蒲剧的唱腔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出现一些新的演唱方式,就拿武俊英來说,她继承了蒲剧旦角名家的唱腔技巧,还吸收了英它剧种旦角的唱腔方法,同时采用弱、轻、气音干板清唱、无字吟唱、短颤、鼻音独创了一种新的旦角腔调,对蒲剧旦角唱腔进行了革新的发展。(-)伴奏乐器蒲剧来源于人民,和一些文雅的剧种不同,它情感悲放、音乐火爆,表现力非常强,适合农村老百姓的欣赏口味。它在音乐配置上,有其独特的色彩,首先“蒲剧是板式结构,唱腔旋法,伴奏曲牌,蒲剧的乐队分文场和武场,以三弦、笛子、二胡、板胡等管弦乐组成文场,以打击乐配以武场”。说起蒲剧的伴奏风格就必须

7、说说它的伴奏乐器,它是以打击乐器为主,可分为几十种,但主要有梆、指板、鼓板、手锣等等,在现代社会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乐器的加入,使蒲剧增加了新的活力,这些乐器有架子鼓、电琴等等。在表演中,伴奏者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必须依据现场演员在场上的表演情况,而进彳亍相应的伴奏,特别是打击乐中鼓板的伴奏,伴奏者必须根据场上的情况再加上自己熟练掌握的手法来进行伴奏,一旦出现错误,那就全乱了,它是起着一个引领和开导的作用,所以司鼓员必须准确指挥和演奏完成,来配合表演者表演成功。在戏剧中有人常说“一台锣鼓半台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