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45510
大小:7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教师提问权利的滥用和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教师提问权利的滥用和防范南京市江东中学杨正明内容提要:教师提问是实施和检测教学口标的重要手段,也正因教师拥有向学生提问的选择权,即由教师决定向谁提问,提什么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就出现了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自身地位进行捉问歧视,其至压制学生,伤害淫生自尊心的事件。本文将教师滥用a己提问权伤害学生的种种现象一一放大,以期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有效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关键词:教师捉问权滥用防范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提问。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巧妙的提问能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活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
2、果;而拙劣的提问不仅抑制了学生的思想,还阻碍他们主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活动,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但不可否认,我们不少教师在认识到捉问作用的同时,并未能很好地把握捉问这一教学手段的原则、分寸,特别是在选择提问对象吋,一些老师过多地掺杂了个人情感因索,使自己的提问打上了歧视的色彩,从而给学生心灵上留下了阴影,有的还造成了心灵伤害。表现为:一、以成绩的好差作为提问与否的依据。这是课堂教学中最普遍的现象。多数任课教师只爱捉问成绩好的学生,而那些对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多半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享受不到老师这种平等的“关怀”。在
3、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一堂课下来,教师就总让那几个“尖子生”冋答问题;有时,即使这些“尖了生”答不出來,教师也不敢或不愿叫那些举手的“差生”,深怕他们回答不出来或答错,课上出现冷场和难堪,影响听课者对自己教学的评价。其实,我们说,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在课堂上如果用有色眼镜看学困生,剥夺他们表述口己思想、见解,接受教师指导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种歧视,不仅冷却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将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反过来可能诱导学生逆反行为的产生,制约整体教育效果。二、把课堂提问当作
4、惩治学生的手段。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或者以此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如果这种教育形式运用得当,善莫大焉。但在一些教师手里,他们把向学生提问当成了惩治的权柄,异化了提问的功能。1、以提问取代其他教育手段。如呆遇到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屮或做小动作,传统做法是,教师停止讲课或用其他方法暗示违纪学生,或用让学生站起来答问的办法,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认为停止讲课或暗示相对较有效,而用提问的方法解决学生不认真听课的问题殊非良策。为何?因为如果淫生上课未能注意听讲,你向他提问,他答不出来或答
5、非所问,伴随着的可能是你的训斥或哄堂大笑,不仅无补于教学秩序的整肃,甚而至于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也为Z分散,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回复到原冇的听课状态,两相比较,还不如让认真听课的学生回答教师问题,不听的学生也因之对未注意的问题有所了解,教师可再选择其他方法提醒那些不听课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2、以提问为借口,进而有意无意实施体罚。有些老师对上课不太守纪的学生也不打、不骂,但却以向学生提问,学生答不出来就不让坐下作为教育的方法,等于间接地实施了体罚。让答起來的同学坐下,答不出来的晾在一边站着,看起来赏罚分明,实质这种体罚却伤
6、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更有甚者,在一些课上,罚站往往还只是惩治的先导。一些学困生,冋答不了老师的提问,一边站着,一边述要受“你是笨猪”、“你看看你,在下边神,站起来驴头不对马嘴,再神啊”之类的言语责难;个别教师除伴以言语上的挖苦,大而至于用拳脚对待学生。试想,如果换了教师自己也受到这样的“待遇”,我们感受会好吗?学生在此情此境中怎能有良好的心态听课呢?3、提问彻底异化为非常规教育手段。有的老师平常不大采用提问式教学,而提问变成对课堂违纪惩治的方法。因为上课不听讲的学生对正在学习的内容不太清楚;好,你上课讲话,我就提问
7、你;你答不出來,就当众羞辱一番,让你难看,个别教师的语言近乎刻毒。与此和反的是,上课喜爱提问的教师,则采取不向口己不欣赏的学生提问的方式,冷落学生或随其自生自灭,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三、教师提问在深浅、难易上“看人上菜”,存在歧视现象。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强调因材施教,但这并不是否定学生的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不否定学生在某方面的能力水平欠缺,而在其他方面有过人之处;也不否定在同一学科中,一个水平能力较低的学生,可能对某一问题有超乎其他同学的见解,这可能才是我们常说的冇教无类。而在现实屮,我们并没有能够很好贯
8、彻这一教育思想,有吋候常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反映在教师提问时,有深度的题目多是为尖子生设计的,难度低一点的题目才是留给困难生的。对一个难题,尖子生举手就认为正常;困难生举手就不正常,总抱以怀疑的态度,投以怀疑的眼光,用怀疑的口吻问一句似乎早就想好的话:“你能行吗?”那留给学生的脸上写满了大大的问号。这种提问“看人”,对学生缺乏起码的信心,无形中,在学生Z间砌起一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