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葛立方的诗美追求

浅论葛立方的诗美追求

ID:46745439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葛立方的诗美追求_第1页
浅论葛立方的诗美追求_第2页
浅论葛立方的诗美追求_第3页
浅论葛立方的诗美追求_第4页
浅论葛立方的诗美追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葛立方的诗美追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葛立方的诗美追求摘要:宋人写诗的创作倾向主要是〃以文字为诗〃,但也冇的诗人坚持自然平淡的审美追求。葛立方论诗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葛氏在其诗话巨帙《韵语阳秋》中认为口然平淡是诗美的至高境界,这体现了葛立方本人的诗美理想和主张,他强调诗人应追求人为之自然和无为之自然,这也体现了宋代普遍的审美趣尚。关键词:葛立方《韵语阳秋》诗美追求不同时代的诗人有着不同的诗美理想,即使同时代的诗人,在诗歌审美中也存在着个体偏好的差异。葛立方在其诗话巨帙《韵语阳秋》中,对自然平淡的诗作非常欣赏,这既体现了宋代普遍的审美趣尚,也体现了葛立方本人的

2、诗美理想和主张。1•诗贵自然在诗歌创作中,葛立方尽管十分重视诗艺技巧的作用,但其旨归仍是追求自然的审美观,葛氏认为自然是诗歌美的最高境界。并且,葛立方所理解的自然有二重含义,一是指人为之自然,旨在追求浑然无迹;二是指无为之自然,旨在追求浑然天成。《韵语阳秋》卷三指出:〃作诗贵雕琢,乂畏有斧凿痕,贵破的,乂畏黏皮骨,此所以为难〃,葛立方认为〃斧凿痕〃和〃黏皮骨〃是诗Z二病,病因在于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所以要〃脱此二病,始可以言诗矣〃。显然,葛立方所崇尚的一种浑然无迹的、自然的审美效果。但是,这种自然是雕琢之后的自然。无斧凿痕并

3、不意味着不要斧凿痕,更不意味着不要斧凿,而是通过精妙的智性功夫脱去斧凿痕,达到一种了无人工痕迹的自然状态和审美效果。所以,葛立方此处追求的是人为之自然。葛氏〃自然〃之论的另一层含义是无为之自然。就浑然天成的审美观来看,陶渊明最为效法Z典范,陶诗天然淳朴,就目Z所见,心Z所想,不经意娓娓道來,〃出语自然超诣〃,无刻意的人工介入,使诗歌本体的天真自然得以最完美的保留。所以,陶诗的这种无为之自然,更是〃非常人能蹈其轨辙也〃(《韵语阳秋?卷三》),这也是葛立方乃至宋代文人群体对陶渊明顶礼膜拜的原因之一。葛立方追求的无为Z自然和苏轼

4、所称道的〃如风吹水,自成文理〃以及南宋陆游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异曲同工,有承前启后之意义。另外,葛立方生活在江西诗派主宰文坛的两宋之交,此时期的江西诗派已经流露出过分追求形式技巧的弊端,葛立方对此极为不满,所以,对陶、谢式无为之自然的推崇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对江西诗派流弊的救贩,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2.追求平淡宋人为诗虽有〃以文字为诗〃和〃以才学为诗〃的创作倾向,但是与对自然的追求-样,平淡同样是宋人•贯强调的审美追求。受这•时代审美风尚的影响,葛立方论诗亦以平淡为耍,并对平淡有自己的理解。《韵语阳秋?卷一》云:陶

5、潜、谢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來,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语,而自以为平淡,识者未尝不绝倒也。梅圣俞《和晏相诗》云:〃因今适性情,稍欲到平淡。苦词未圆熟,刺口剧菱荧。〃言到平淡处甚难也。所以《赠杜挺之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详加揣摩,葛立方的这段话有如下儿层含义:其一,平淡自组丽中来。总观葛立方的诗学思想,这里的〃组丽〃当主要指人工雕琢后的风容词采方面的绚丽纤?

6、,而〃欲造平淡〃,就要〃落其华芬〃,剥去浮华的雕饰,转而用一种平淡的的形式营造诗歌的平淡之境,使诗歌呈现质朴平淡的总体风貌。所以,平淡是绚烂之极、纤?之后的平淡,是由组丽转化而来,亦是对组丽的超越。虽然葛立方推举梅圣俞的平淡Z论,但葛氏主张的平淡与梅氏Z论己有了些微差别。梅氏〃苦词未圆熟,刺口剧菱荧〃,由苦吟极炼而至于平淡,平淡中总透着几分苦涩,而葛氏〃平淡自组丽中来〃,则添了几分明亮的色彩。其二,平淡不同于拙易。拙易之诗言辞浅陋,审美价值不高;而平淡则是一种很难企及的美学追求,正如梅氏所言〃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并且

7、,葛立方推崇的平淡是如陶、谢诗那样〃平淡而有思致〃的,〃有思致〃就由诗歌的外在形式指向了诗歌的内在意蕴和精神境界。所以说,葛立方主张的〃平淡〃实质上是蕴涵丰富,韵味充盈的,只是这种含蓄隽永的〃思致〃外现为平静淡泊、白然素朴的风貌,故而看似平淡,其实是平淡的形式中包含着不平淡的内容。因此,葛立方追求的实际是平淡隽永的诗美理想。葛氏〃平淡而有思致〃Z语与苏轼、黄庭坚关于平淡的理解意义相近,黄庭坚在论杜甫诗时认为杜子美夔州后古律诗〃平淡而山高水深〃,苏轼称赞柳宗元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显然,他们的审美趣味是相同的,都以平

8、淡隽永为诗美的品评标准。英三,葛立方认为〃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可见,在葛立方看来,平淡的理想境界是一种天然之平淡,即一种摒弃了智性选择的自然而然的平淡,这乂旨归于他的自然观。所以说,葛立方对平淡之美的追求,乂是与口然的审美要求紧密相联的,甚至可以说平淡中就包含着口然的审美要求。以此为标准,葛立方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