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海塘文化散论【文献综述】

余姚海塘文化散论【文献综述】

ID:467440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6

余姚海塘文化散论【文献综述】_第1页
余姚海塘文化散论【文献综述】_第2页
余姚海塘文化散论【文献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余姚海塘文化散论【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余姚海塘文化散论一.选题理由海塘的历史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前人对海塘虽有些研究,但都主要局限于介绍钱塘江海塘,因为其江口北岸一带的海塘工程最为险要,并且主要集中于阐述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前人亦或是笼统地介绍整个中国沿海地区的海塘分布状况,亦或是在一些地方志中有所阐述。而余姚作为沿海海塘重要集中地区,自古以来,傍海而生的余姚先民运用智慧创造生产生活,筑塘防潮、围涂,发展生产,海塘是余姚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关于余姚海塘的资料分散,缺少系统的研究,我国前人并未深入,而国外研

2、究更是寥若星辰。因此,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余姚海塘文化,对余姚海塘的历史文化、海塘称名文化、民俗文化、审美文化、旅游价值文化等方面做一浅析,可以使我们较全面了解余姚海塘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状况,现实意义重大而深远。二、研究现状目前学术界对于余姚海塘的研究还比较少,笔者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对余姚海塘的研究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概述。鉴于余姚与慈溪自解放来多次更改区域管辖范围,文中所指余姚均为解放前的余姚区域。其一,地方志记载的史料。写作前本人查阅了《余姚市水利志》[1]《姚江志》[2]《余姚市志》[3]《慈溪县志》[4]等地资料,都

3、有相关方面的历史记载。1992年出版的《余姚市志》第七编“水利•海塘”节,未对近现代余姚海塘的地域归属变迁进行说明,写作上也沿袭旧县志重东部地区海塘、略西部地区海塘的方法,对今余姚市境内的海塘介绍显得过于简略。《姚江志》介绍了部分古塘和散塘的分布及历史演变,提到“姚江流域北部濒临钱塘江口和杭州湾。海堤是流域的北部边界,也是流域的北部屏障。钱塘江口和杭州湾潮汐涨落常侵蚀沿海涂地,淹没庐舍、禾稼。为预潮保地‘令海水之潮汐不约冒其旁田’,汉唐即在流域北部沿海局部修建散漫不一的堤塘”。散塘因“其制随地形上下,散漫不一”而得名;

4、其他大多历史记载的资料,海塘民俗文化方面的资料较少。《余姚水利志》附录中则收录有关于海塘方面的诗词歌赋。其二,碑文记载的资料。在素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的杭州西泠印社,珍藏有一方慈溪周巷(原属余姚)泥坵塘出土的唐开成五年(840)《唐故徐处士故朱氏夫人墓志铭》。在宁波,见诸刻石的唐代墓志殊属难得,各地馆藏更是极为稀少,何况以往一向习称“唐涂宋地”的慈西周巷,其所出土的唐代墓志铭,应该值得关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墓志中明确其墓地“北去海塘一百余步”。经查阅《六仓志》[5],清末民初,周巷并无墓志铭出土地点“泥坵塘”这一地

5、名,亦无此塘名;同时,随着海岸线外移,唐宋以来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墓志所称海塘的具体位置已无从考证。但是,至少表明在余姚县令谢景初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率众在云柯以东大规模筑捍海土堤之前300年,云柯以西已筑有捍海堤坝,从而印证了历史文献中“旧有长堤,蔽遮民田”的记载。同时,充分说明至晚在唐开成年间,勤俭质朴的余姚先民就已经生业其中,为进一步廓清周巷发端史提供了新的史料,志铭具有重要的存史和地方文史研究价值。而最近出版的由我国著名学者傅璇琮先生主编《宁波通史》,特别引用了该墓志铭,并作为在唐代通过筑塘围

6、涂,开垦种植,从而兴起平原聚落的有力佐证。《两浙海塘志》记载:“(余姚)前代作堤御海所从来久,文字残缺莫可考,功之见者始此云(指谢景初筑塘)。”其三,走访调查的资料。写作前去过一些居住于海塘边的人家,做过一些地方调查,以了解相关方面的民俗民风。所获部分资料,是通过民间民众口口相传的口碑资料与通过对民俗事象的观察而获得的,在某些方面难免存在应深入而未能深入调查发掘,乃至语焉不详等不足,需要多方考证。另外在地方性书籍上也有部分可用资料。如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戚建江主编的《百年新浦》[6]中有关于海塘方面的文章。如《七塘话今昔》

7、《北拓记》《跨域海涂》。又如《慈溪海堤集》[7]等等。都或多或少涉及海塘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作参考。三、总结海塘的修筑,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沿海人民在经济开发中智慧的结晶。修筑海塘捍潮,是人与自然的大搏斗,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的当年,这场搏斗的艰巨程度是可以想见的。往往是成千上万的人花了几年工夫才修筑起来的海塘,在几个小时里就会被汹涌的潮水冲毁。海塘屡修屡毁,屡毁屡修,沿江两岸的先民自强不息,前仆后继,锲而不舍,众志成城,修筑海塘的技艺也在这样的反复较量中得到了一次次的提高,这一带因此而形成了修海塘捍潮的

8、独特传统,可见海塘景观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内容。本论题是站在学科交叉点上进行思考与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的范畴,因此研究方法方而将兼容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总的来看,学术界在余姚海塘文化方面的研究是分散的,不成系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以上研究现状,笔者认为研究余姚海塘文化很有必要,因此定下这个题目,以期能够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