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ID:46743567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一一2012年7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颈椎病患者中筛选出65例符合交感型颈椎病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用针灸治疗,治疗组33例在针灸基础上加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1.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结论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能使颈椎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消除交感神经的压迫和刺激,达到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日的。【关键词】颈椎病

2、;交感型;正骨推拿;临床疗效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44-02近些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交感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家族中的一种类型,症状非常多样化不易诊断。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仅风险大,难度高,术后症状不能获得完全缓解者已屡见不鲜,我们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采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疗效可靠。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5例患者为我科门诊在2010年一-2012年10月之间的颈椎病患者中筛选出符合交感型颈椎病诊断

3、的病人。其中男性21例,女性44例,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58岁,平均在41.5岁,病程最短为15天,最长为8.5年。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用针灸治疗,治疗组33例在针灸治疗上加用止骨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差异不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1.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头沉、失眠、记忆力减退、不专心;耳鸣、耳聋、眼干或流汨、视力变差、咽喉异物感、口干;腹胀、腹泻、恶心、暧气、吐酸;心慌、胸闷、心律失常、血压异常;面部或肢体发凉、排汗异常、不按神经

4、节段或走行分布出现的疼痛、麻木等。以上症状与颈部姿势与活动有关,患者长时间低头、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或劳累时及频繁活动颈部时明显,休息后好转,坐位或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1.3影像学检查①颈椎的X线正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侧位X线片可见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有骨质增生,项韧带可有钙化现象;斜位片可见钩椎关节有骨刺形成并可突向椎间孔,可以有椎间孔变小;过伸过屈侧位片可显示病变节段不稳定,病变节段在屈伸时活动过度。②颈椎MRI可见颈椎间盘的退变、突出。1.4纳入标准①有交感

5、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并且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者。②年龄在20-60岁之间。③患者知情同意治疗方法者。④临床资料完整。1.5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颈椎病中的其他类型患者。③美尼耳氏综合征、耳内听动脉栓塞、青光眼、高血压病、冠心病、嗜銘细胞瘤、糖尿病、神经官能症。④脑梗塞、脑肿瘤、脑外伤后遗症。⑤骨折、脱位、结核、肿瘤、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精神病患者。⑥患者同时接受其他观察治疗,对木次观察结果有影响者。1.6治疗方法①对照组用针灸治疗,取穴:风池、天柱、完骨、病变节段的颈夹脊穴,针刺得气后接电

6、针,用连续波刺激,每次20min,每日1次。②治疗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正骨推拿手法治疗。推拿操作:让患者取坐位,医师站在患者身后,先用揉法放松颈项部及其两侧,拿揉风池、风府、眉中俞,按揉项前部两侧,按揉缺盆,然后用一指禅推风池-肩井、风府一大椎,再用衮法松解颈椎旁及背部肌肉。正骨复位操作:让患者取卧位,医师立于头顶处,一手托住患者头部,被动活动调整颈椎曲度,一手按照影像学检查及查体所得找到病变的节段后,保持此角度姿势后将患者头颈纵向拔伸,然后向一侧屈曲,在医师感觉患者颈部肌肉完全放松的情况下

7、,突然使颈部侧屈加大3-5度,可听到“咯噎”声,正骨结束,再以同样手法,对侧操作一遍。推拿治疗每口1次,每次20min,10次推拿治疗后做正骨复位1次;针灸推拿复位均以10日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1・7疗效标准⑴临床治愈:患者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消失,颈部活动自如,能正常丁作和生活。显效:患者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颈部活动可,但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劳累后有不适感觉。好转:患者的颈椎病症状明显减轻,但不能自如活动颈部,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无效:患者的颈椎病症状在治疗前后无改善。2结果两组

8、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3结论交感型颈椎病是是颈椎病的一个类型,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原因刺激了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使其功能紊乱而发生临床症状,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有患者主诉多但客观体征少,症状多种多样的临床特点,常与内科、耳鼻喉科、眼科疾病的表现难以区分,给诊断带来难度。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绝大多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通过合理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均可以得到缓解和治愈。本病在中医属于“眩晕”、“痹证”“项强'、等范畴[2],病机为头颈部经络气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