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究

武汉市黄陂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究

ID:46741955

大小:7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武汉市黄陂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究_第1页
武汉市黄陂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究_第2页
武汉市黄陂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究_第3页
武汉市黄陂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究_第4页
武汉市黄陂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汉市黄陂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市黄陂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究【摘要】本文主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了武汉市黄陂区“十五”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在园林城市创建、生态文化、生态旅游业、现代都市农业方面走过的路程及取得的成就,从“生态立区”建设“生态黄陂”的战略目标入手,分析了黄陂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关键词】黄陂;生态文明;生态经济;生态农业;现代都市农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赋予了生态文明新的内涵,扩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域。在实践中,黄陂区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2、中,提出建设“富裕黄陂、和谐黄陂、生态黄陂”的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特别是在现代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生态文明极其重要性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快速发展并且处在转型期的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

3、家,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的挑战,环境安全是21世纪中国必须关注的重大、根本性的问题,如何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遏制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压力,保持和改善中国的环境资源基础,是中国社会面临的关键性挑战。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需要能源新兴技术的利用,更需要培养大批的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人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经济建设越来越成为重点。二、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黄陂区在“十五”之初,就明确提出“生态立区”,建设“生态黄陂”的战略目标,全区上下将生态作为立区定位

4、之本和区域核心竞争力,以构建“碧水、蓝天、青山、美区”生态格局为目标,将黄陂打造成山水田林人和谐、绿色宜居、持续发展的生态城。1.是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积极开展林城市创建。坚持推进“绿色行动计划”,通过造、封、育、管并举,统筹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城镇与乡村、森林与湿地及板块与林网等生态建设,开展退耕还林、绿色通道等城乡一体化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使全区森林资源面积和林木蓄积不断扩充。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统筹兼顾绿化、生态、经济效益,多选择有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用的造林树种,营造了板栗、油茶、茶叶、红梔子等为主的生态经济兼用林18万亩,大量栽植了枫香、槐树、栾树等乡土树种。全区生态

5、公益林面积达50万亩,占总有林地面积的50%以上。建有3个省级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小区(素山寺自然保护小区、木兰湖白鹭自然保护小区、木兰山自然保护小区)、1个市级湿地保护小区(草湖),保护区总面积6万亩。另有2.4万余亩的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8大森林旅游景区,使受到严格保护的林业生态面积逐年上升。已成为大武汉的北部生态屏障、绿色制氧车间、最大最好生态区域,有“武汉后花”之美誉。2.是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第一,严格保护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抢救、挖掘、整理一批文物和民俗民间文化,抓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产地保护认证等申报工作。收集整理有关史料编写了5万余字的国家级非

6、物质遗产申报文本,最终使黄陂区“木兰传说”成功进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第二,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定环保知识普及教育规划,充分利用党校、中小学、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教育阵地,积极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植树日等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绿色社区、绿色村寨、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3.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以争创'‘中国旅游强区”和“全国乡村休闲游示范区”为契机,以木兰山为核心,以“黄陂木兰”为品牌,提升文化内涵,积极推动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川和木兰天池联合申报国家5A级景区,带动农耕年华、锦里沟土家风情谷、大余湾等一批景区创A升级,

7、积极推进黄陂旅游业提档加速。大力发展农业游、乡村休闲游,在农民参与发展旅游、农产品加工对接旅游上下功夫,力争旅游业带动5万农民就业。加快旅游通道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开发泥塑等丰富多彩、适销对路的旅游系列产品。力促木兰茶乡古镇等特色镇和相关产业的形成。2.是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巩固产业基地开发成果,有序推进农村土地规模流转,新完成土地流转面积8万亩,新开发蔬菜(芦笋)、鲜食作物、茶叶、小龙虾、种子种苗生产基地7万亩,巩固和发展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全年新增标准化生产基地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