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古诗中的山水美

浅论中国古诗中的山水美

ID:46738872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中国古诗中的山水美_第1页
浅论中国古诗中的山水美_第2页
浅论中国古诗中的山水美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论中国古诗中的山水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中国古诗中的山水美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是我国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趣味。然而,我们民族审美趣味所崇尚的“自然”,其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概而言之,冇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艺术创作要有感而发,而不要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二是创作过程中追求□然感兴、“直致所得”,而不耍苦吟雕润;三是美学型态上偏嗜自然清真乃至自然平淡,反对堆金积玉、一味求奇。而冃,这种追求、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的形成,其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深入影响到艺术屮的结果,是民族心理在艺术审美屮的反映,也是艺术传统、特别是以陶渊明、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在文坛上取得高度成就、山水画

2、成为中国画的主流这一艺术实践的结晶。通过对口然美的内涵及其成因的考察,我们发现,除了讲求冇感而发这方而的内涵以外,自然美的其它所冇内容都与山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宋人龚相有一首题名为《学诗诗》的论诗诗,其屮有二句云:“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依自然”,前一句是批评人工雕琢补衲的,而后一句则直接以高山流水来形象地展示自然美的内涵。崇尚自然与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确实存在着深刻的联系。自然美的崇尚与追求,应该追溯到先秦道家身上。老子认为“道法自然”,把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解释为“自然”。庄子更是进一步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吋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朴素而天

3、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对于这种自然无为的境界,庄子还在《齐物论》中对“天籁”进行了颇为形象的描述,指出它“咸其门取,怒者其谁邪!”否定了任何人力的推动,充分肯定了它的自生、自发、自然。老庄的这一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对后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自然”一•词在老庄思想屮,还主要是一种带有抽象意义的哲学范畴。这一自然而然、不假人工雕饰的状态,尽管庄子以生动、具体的寓言进行了说明,但仍然带有某种玄虚、神秘的成分。然而,后代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和阐释者们则尽量把老庄的自然Z道具体化到外在自然界上,特别是具体化到自然的山山水水上。因为山水块然而生,没有人为造作的成分,充分

4、体现了大自然神奇美妙的造化伟力。然而,这种哲学上的自然之道向艺术审美中的自然之美的充分移植和转化,除了上述以具体和山水來解释口然Z“道”而形成的类似于“山水是道”的观念外,更为直接的则是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推动。作为一种理论型态的审美趣味的形成,它首先必然是审美创造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抽象。纵观我国古代自然美观念的提出和形成,可以毫不武断地说,它与以山水、tn园为表现对象的艺术流派的创作成就和经验冇着直接的联系。随着六朝山水审美意识的人觉醒、人拓展,在艺坛上出现了以模山范水为主要内容的山水诗画。尽管早期山水文学在艺术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局限,如追求形似、新奇、曲写毫芥,离自然清真的境界尚有

5、很大差距。然而,一旦山水进入艺术表现之中,随着艺术表现技巧、欣赏趣味的进-步提高,必然带来山水文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如果说,谢灵运在山水文学创作上还存在着许多局限的话,那么到了唐代,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则把山水诗文推向了浑然天成的境界,自王维开始的南宗山水画,也逐渐占据了画坛的主要位置。加z陶渊明的田园山水醇美境界的重新被发现,从唐末开始遂演成了崇尚自然的高潮。深受老庄道家思想影响并以之作为其诗歌美学基石的司空图,就是奠定这种审美趣味的重要诗歌美学理论家。司空图在艺术创作上标举“直致所得”,主张艺术美的“妙处皆自现前实境得来”(许印芳《与李生论诗书跋》),继

6、承并发展了钟喋的“直寻”说。而在审美型态上,司空图继承了钟喋的“口然英旨”、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追求,并发展成为i种对自然平淡的美的崇尚和偏嗜。《二十四诗品》尽管列举了二十四种品格,但正如杨廷芝在《二十四诗品小序》中所论,它们“无往而不归于口然”,真正突出并偏爱的却是平淡自然一路。司空图论诗力宗王、孟的山水

7、]1园,主张王右丞、韦苏州的“澄澹精致”,正如许印芳所言,“表圣论诗”,“举右丞、苏州以示准的”。(《与李生论诗书跋》)因此,无论是他的“直致所得”所体现的自然感兴的创作主张,还是他的平淡自然的审美理想,除了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之外,主要还出于他是以山水、田园诗的

8、创作经验作为理想对象。而且老庄的口然Z道对艺术审美的影响又是通过山水等自然物这一屮介而实现的。特别是司空图的平淡自然的审美理想,更是隐遁山水的士大夫所具有的那种超逸口然、虚静恬澹的胸怀的写照。《二十四诗品》中的《自然》一品就是这样一种境界: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语,悠悠犬钧。“天钧”,指自然陶铸。《庄子•齐物论》言:“是以圣人和Z以是非而休乎天钧”。这里,一切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