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37172
大小:6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孔子的为政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孔子的为政思想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人的思想家,他有很多思想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但是,山于受时代的限制,他的思想中也有不合时宜的东西。对于孔子的思想,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孔子关于为政的思想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就为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其所包涵的“德治”、“爱民惠民”、“诚信”、“举贤才”四个方面谈下为政思想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孔子为政现实意义一、孔子为政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春秋末年,社会剧烈变动。经济上表现在新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出现和使用,如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等,这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之带出的状况是,个体经营的方式出现,井田制开始
2、逐步瓦解,各国纷纷进行税制的改革,这种财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阶级的变动,以至春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各诸侯国异军突起,争霸战争连年不断,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周王室名存实亡,“礼崩乐坏”,在这样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孔子积极关注社会的变化发展,他提出了以“德治”为核心的为政思想。二、孔子为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在《论语》中,孔子关于为政的思想主要阐述了治国安邦的道理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1.治国的根本——伦理纲常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礼坏乐崩”,臣杀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发生,孔子认为要制止上述的“
3、邪说暴行”的流行,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耍害就是要正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只有“名正”才能做到“言顺”,而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论语?颜渊》中,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到要治理好国家,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这一思想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他提倡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秩序,而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
4、纲常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2.治国的核心——“为政以德”孔子主张用“徳治”来治理国家,孔子说“为政以徳,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Z°”(《论语•为政》),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你转。这里强调了“德治”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表明了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冇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把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表明了“徳治”的思想主张。孔子“为政以徳”的思想包涵着爱民惠民的民本思想、讲信用和举贤才三个方面。关于民本思想,孔子提出了“节用而爱人”和“使民以时”(《论语
5、•学而》)的主张,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论语•尧曰》)强调君主要关心老百姓疾苦,爱民惠民。“信”在孔子的“德治”思想中也占有很足的份量。子贡问政。子Eh“足食,足兵,足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EI:“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可见取信于民的重要作用。孔子还认
6、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举贤才,这也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往,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在《论语•子路》中,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赫小过,举贤才。”而在如何选用贤才的问题上,孔子认为要“听英言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在当时“任人唯亲”的情况下,孔子这种“任人唯贤”的用人思想可以说是一大进步,在今天都有其珍贵的借鉴价值。3•对当政者自身的要求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孔子的“德治”、“礼治”的主张还体现在対当
7、政者自身的要求上。在《论语•为政》屮,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强调当政者应当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孝顺慈祥,这样百姓就会对当政者尊敬,努力干活了。在《论语•八俏》中,子曰“居上不宽,为人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看得下去呢?”这里表明了“德治”、“礼治”対为政者自身的要求,强调了为政者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如果为政者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最终会失信于民,就如孔子所说“君子之徳风,小人之
8、徳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一些从政为官的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