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作用

浅论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作用

ID:46736288

大小:6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作用_第1页
浅论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作用_第2页
浅论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作用_第3页
浅论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作用_第4页
浅论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作用【摘要】中国现代化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然而现代化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它脱胎于传统,所以一方面能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但同时又受到传统的制约,“中体西用”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便是传统与现代化复杂关系的缩影。探讨传统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传统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为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借鉴。【关键词】洋务运动;传统;中国现代化“传统”的定义颇多,从字面来看,“传统”即“传”而“统”之,“传”意为“传递”、“传承”,'‘统”作“统治”、“统一”解,'‘世代相传并对人

2、们的行为和思想产生巨大影响力”,风俗习惯、制度、思维方式等等都是传统。现代化是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向,鸦片战争后,虽中国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但国人依旧沉睡,政府依然不思变革。终于,不久之后就发生的“庚申之变”震撼了为官为士之心,洋务运动借此拉开序幕。既曰“洋”,势必学于西人、引进西学,当此之时,西学与中学狭路相逢,自有一番较量,洋务运动就在此番较量中蹒跚前行,此中,传统的作用不容小觑。首先,传统对洋务运动的开展起到了不小的阻碍作用。第一,中国人的文化优越感阻碍了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人对自身的文化有着极强的自信力和极深的优越感,这是

3、一种思维惯性,可视为传统,此传统大大阻碍了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文化的优越感体现在“孔孟之道,尧舜周礼”“礼义廉耻”上,西学一经引入便招来“卫道士”的强烈反对。奕等人奏请同文馆开设天文、算学两科,以科甲正途之人学习以利造军械轮船。张盛藻起而反对,认为科甲正途之人是作朝廷命官的,令其学习技艺“是重名利而轻气节",无气节则不能成大事。大学士倭仁也言,“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礼义人心为国之根本,若以正途之人习天文算学,所成只为术数之士,于国为无用之人。正是文化的优越感,使反对者们沉浸在道义之中而看不到西方先进之处,认为

4、西方优于中国的地方是“奇技淫巧”,“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之事,并以此攻击洋务派变法。第二,中国人的夷夏观阻碍了洋务运动的开展。“夷夏之辨”古已有之,它强调,华夏文明远优于夷狄,两者尊卑有别,应严防以夷变夏,并争取以夏变夷,扩大自身文明的影响力并确立其权威地位。此种观念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周王室衰落,四方夷狄纷纷以武力进犯中原,在此情形下,“尊王攘夷”成为各诸侯国借以称霸中原的旗号之一。此后,攘夷之说开始盛行。宋元以降,几经夷狄战火,中原文明受到严重威胁,士大夫常言“严夷夏之大防”。明末,满清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性政权,面对满人统治,文人

5、士大夫更是将“严夷夏之大防”发展到极致,顾炎武将满清代替明王朝统治中国视为'‘亡天下”,与先前改朝换代的“亡国”相区别。王夫之更有直白的总结:“天下之大防二:中国夷狄也,君子小人也。”有清一代,虽满族统治日益为广大汉人接受,但在诸多地区,“夷夏之辨”、视满人为夷狄的观念一直存在。清朝后期,外国侵略者更因与国人不论是长相还是语言、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大不相同,被视为不折不扣的“蛮夷”。洋务运动中,顽固派用'‘夷夏之辨”批评洋务派以夷为师、以夷变夏。在用科甲正途之人学习西方技艺时,就有人担心“国家所培养而储以有用者,变而从夷,正气为之不申,邪气因

6、此弥炽,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针对洋务派所提''自强制胜”之用,倭仁更言,“夫欲求制胜,必求于忠信之人,欲谋自强,必谋之礼之士”,忠信礼义之士治国方可使国家强盛,对于将夷人奉为师者,其志行遭其鄙夷,谓其学“即使能精,又安望其存心正大尽力报国乎?”洋务派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可认为是卖国,“师事洋人,可耻孰甚?”办洋务则是“欲举所谓礼义廉耻大本大原令人一切捐弃”,而购买洋人的枪炮轮船,则是使中国的钱财“为敌人所饵取”,有资敌弱我之嫌。反对者因文化的优越感,认为用西方的奇技淫巧不能教出有用之人。又因传统“夷夏观”认定即使教出有用之

7、人,也只能为夷人所用。正是这些观念使得洋务运动步履维艰。如若在思想上找不到突破口,洋务运动就只能破产。然而洋务运动终归是走了三十多年,中国文化的巨大张力、中国传统精神对洋务运动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三,传统士大夫以救国存天下为己任的历史、文化责任感。中国的士自古有救天下的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虽'‘穷则独善其身”而其终'‘达则兼济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纵然如杜甫一样落魄,仍大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精神也体现在洋务派人的身上,奕曾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上书'‘总期实备精求,务臻有济,以纾目前

8、当务之急,以裕国家久远之图,臣等幸甚,天下幸甚”。李鸿章一生筹办洋务不辍,虽遇种种阻碍种种非议也从未放弃,在其签署《马关条约》之后仍毫不推诿的以高龄游历西国,以图世人觉醒国家富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