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论语》的“交友之道”

浅论《论语》的“交友之道”

ID:46735983

大小:8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论语》的“交友之道”_第1页
浅论《论语》的“交友之道”_第2页
浅论《论语》的“交友之道”_第3页
浅论《论语》的“交友之道”_第4页
浅论《论语》的“交友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论语》的“交友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论语》的“交友之道”[提要]:在《论语》中,关于交友之道的论述是很多的,譬如“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等等。在对友的要求上,它要求作为朋友,必须有仁德,正直坦诚,言而有信等。在对友的态度、礼仪上,它要求一个人必须乐友,听其言而观其行,忠告而善道等;在如何结交朋友上,要以诚信作为交友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在如何与友相处方面,指出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信任,互相责善而和睦共处,不要过于烦琐,要持之有度。这些交友之道至今对我们仍有着极其重

2、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键词]:《论语》交友之道礼仁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方面的思想和智慧,譬如何为君子和小人,如何为政,什么是忠恕、仁和礼,如何对待天、命、鬼神和卜筮,如何对待人生,如何教育学生等等,而如何交友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归纳来说,《论语》中关于交友之道的论述主要是围绕四个方面展开的,即对友的要求,对友的态度、礼仪,如何结交以及如何与友相处四方面。卜•面主要针对这四方面内容作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一、对友的要求《论语》中对朋友的耍求总起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概括来说,它要求作为朋友,必须有仁徳,必须止

3、直坦诚,见闻广博,必须言而有首先是朋友必须要有仁德,必须品德高尚。在《学而第一》中,TH:“君了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交友的第一条原则,即不要跟不如口己的人交朋友。对于孔子的这句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为什么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孔子也未免显得太自命清高了吧。根据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这样來评价孔子实在有失偏颇。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另外,再比如如“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为政》)“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Z有?”(《微子》)o正如韩愈后来在《师说》中所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而且孔子也的确是这样去做的,如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学乐于裟弘,跟老子问礼,“子入入太庙,每事问”(《八俏》),等等,足以说明。另外,《辞源》援引汉朝郑玄对“朋友”的注释:“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也就是说,只有与自己有共同的志向、理想和抱负的人,才能称得上“友”。这样一来,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是否可以理解为“没有在志向、理想和抱负方面不如自己的朋友”?无论这句

5、话怎样去理解,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为朋友,他必须仁德。失却了这一必要前提,那也就没有交往下去的必要了。从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的经历,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一点:由习其曲到得其数,由得其数到得其志,由得其志到得其人,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仁德,最终要达到的还是仁的思想境界。徐中玉先生曾对此专门作过解释,“孔了不止一次在《论语》里留下'毋友不如己者'的忠告,这是不是表示不愿与学识、地位不如己的人为友?不是。按他'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说法,显然不是,而主要是指缺乏'仁'心、道德、人格卑污的小人。益友相处,互相尊重,取长补短

6、,有过失互相规劝,有长处互相砥励。君子之交,必然很亲密,很和谐,但是决非世俗所称的'酒肉朋友'、'江湖义气',而乃高尚的'道义之交'。”另外,在《卫灵公第十五》中,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在此孔子之所以提出“友其士之仁者”,也充分表明了他对于朋友品质中仁德的重视。如果没有仁德作为依托,或者内在积淀,孔子是不会与他们做朋友的。那些有仁德之心的人,孔子称之为“君子”;而那些没有仁德之心,蝇营狗苟,惟利是图的人,孔子则称之为“小人”O“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7、里仁》),君子又怎么能跟小人做朋友呢!孔子是深谙这一点的。在《季氏第十六》中,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在此,孔子紧接着“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适时地提出了“益者三乐”和“损者三乐”。与此同时,它又在其中提出了好的朋友所应具备的一项晶质,即贤良或贤德,就其实质和内容来说,也是要求朋友必须品质高尚,必须是仁者。其次,作为朋友,必须正直坦诚。在《公冶长第五》中,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8、。”由此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作为朋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直、坦诚,如果仅仅是想与朋友搞好关系,为了不得罪朋友,甚至是为了讨好和逢迎朋友,以便自己能从中谋取既得利益,这种做法,孔了认为是非常可耻的,称之为“乡愿”,并说“乡愿,德之贼也”(《阳货》),对之深恶痛疾。第三,朋友应该见闻广博。在《季氏第十六》中,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