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世文章研究【文献综述】

曾国藩经世文章研究【文献综述】

ID:467302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6

曾国藩经世文章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曾国藩经世文章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曾国藩经世文章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曾国藩经世文章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曾国藩经世文章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国藩经世文章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曾国藩经世文章研究经世致用的观念古已有之,但在封建社会的各个时期,其隐现程度不同。当社会稳定,经世致用的观念就如同一股潜流,当社会动荡,国运衰微时经世致用的观念就会喷薄而出,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到了鸦片战争前后,清廷内忧外患不断,再次激起文人士子的经世致用思潮。以庄存与,刘逢年为代表的常州学派复兴了今文经学;龚自珍,陶澍,贺长龄等人成为早期的经世派;与第一鸦片战争有密切关系的林则徐,魏源,姚莹等人,则成为经世派的领军人物;加之当时的道光皇帝继位后,大力提倡经世致用思想,“士不通经,不足致用;经之学,不在寻章摘句,要为其有用者”宣宗

2、实录.道光二十一四月乙鲯。经世致用思潮很快兴起且影响愈来愈大。曾国藩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一生所从事的事业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相关。而在这其中,经世致用的思想作为曾国藩行为的指导思想,自始至终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所创作的经世文章更是用积极的态度表明其担当社会责任的方式。“曾国藩学术明显的经世特征既有其师唐鉴的师承,又有明清以来实学特别是湖湘学派的熏陶”张静,曾国藩文学研究,岳麓书社,2006。(一)《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张凡.曾国藩的经世致用思想初探.

3、学问与文化.2007(12)。“经世”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审举》:“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范生怀治国之略。’,经世,指治理世事,即治理社会,以求治国。“致用”,出自《易·系辞上》:“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致用,指尽其所用,可引申为有用。经世致用功能的形成,与史学的起源密切相关。葛志毅.经世致用史学传统的源流利并辫析.齐鲁学刊.1996经世致用思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

4、《论语》就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吸收了这种经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大兴,其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宋代理学学派交融与碰撞之特点郭翠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的社会伦理准则。这正是在宋王朝的统治面临巨大危险之时提出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世风,以挽救国家。但后世的理学家却“把‘修身’置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割裂了‘修齐治平’之间的有机整体联系”,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因而自明中叶以后

5、,理学走上了末路。随着理学的没落,陆王心学崛起。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派”宋志明.正统理学的终结者:阳明心学发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4),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心”,尤其强调发挥主体人的能动作用,这恰恰弥补了理学后期脱离现实、不关怀世事的弊端。因此,陆王心学便代替了程朱理学,开始发挥作用。而发展到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既达到了顶点,也成为了结束之声。随着满清王朝统治的建立,早已失去生机的理学又被统治者拾起,但其关怀世运的一面却已不在,剩下的只是泛泛空谈。又加上清政府在思想上实行高压政策,造成了一批批学者无奈地走上闭门治学之路,整日与考据为伴,不再关

6、心议论政事。至此,在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中一直延续的经世致用思想走到了尽头。清嘉庆、道光年间,面对封建末世深刻的社会危机,一批政治家、思想家和进步学者再一次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实行改革。其中较著名的有陶澍、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关注世事,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揭露矛盾,抨击时政,指责清王朝统治的腐败以及官僚队伍的无能、迂腐。正是有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在嘉道年间倡导的这一次经世之风,才有了随后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又一批地主阶级开明人士在行动上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贯彻。应当说,嘉道年间的经世之风直接影响了曾国藩。(二)曾国藩被公认为是晚清的政治家、军事家,

7、但就其本人而言,他一生却始终致力于成为一代学问家。曾国藩一生手不释卷,即使是在与太平军交战的前线、军营,他每日也必读书、作日记、写信与同僚或家人探讨学术问题。鸦片战争前夜,中国社会危机四伏,“有识之士咸知大乱将至”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东方出版社2008(1)。为挽救世道人心,思想界出现经世致用学派,姚湘的高足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以及龚自珍、张际亮、汤鹏等桐城派文人极为活跃,是经世致用派的中坚力量。他们继承发展了方苞、姚卿的经世致用思想。梅曾亮提出:“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时。”所谓“因时”就是以现实社会为中心,著书立说要体现时代要求。方东树说:“文不能经世

8、,皆无用之言,大雅君子所弗为也。”他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