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29920
大小:7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毕业论文整体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题目:煤肝石井下填充过程中污染物吸附控制机理研究第一章刖§1.1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2肝石对环境影响的宏观研究进展(有关煤价石堆放、填充对环境彩响的研究文献)1.3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参考叶力佳硕士学位论文硅藻土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廖仁春硕士学位论文高岭土、硅藻土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1.4本文的创新性1.5研究内容与方法1.6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研究区概况2.1研究区地理地质概况2.2平煤十二矿煤肝石概况2.2.1煤肝石及其对环境的污染效应2.2.2十二矿煤肝
2、石堆放现状2.2.3十二矿煤肝石的组成2.3煤肝石成分对综合利用的影响2.4煤肝石堆放对水体污染特征2.4.1十二矿肝石山对周围浅层地下水的影响2.4.2地下水污染特点第三章肝石填充过程中环境影响及控制的试验研究3.1淋溶试验2.1.1试验材料2.1.2试验设计2.1.3试验方法3.1.4试验结果分析2.2浸泡试验2.2.1试验材料2.2.2试验仪器2.2.3试验方案2.2.4试验结果分析(静态吸附按一次平衡法,这里的吸附控制效果分析按不同浸泡时间阶段(不同浓度)进行试验。)(在这里只对静态吸附
3、效果分析,并与动态淋溶吸附效果比较,即,二者相差关系;对每个取样时间段的浸泡样取50ml,放入塑料瓶中备用一做等温吸附线。可为后面只作静态试验做铺垫。)3.3小节通过试验分析进行小节,并提出问题(如对某因子控制效果不好的问题),为下一章铺垫。第四章土壤改性吸附控制试验(在本章主要采用浸泡试验)4.1不同改性土壤的吸附试验(加入物的加入量分别相等,目的是找出最合适的加入物。)2.1.1土壤中加入粘土矿物(如高岭石、硅藻土等)2.1.2土壤中加入铁铝氧化物以上两种方式参考况其军等不同类型土壤对SO产
4、吸附特性的研究和黄连芬等松树近旁土壤酸化的二维特征。)4.1.3土壤中加入生石灰(CaO)2.1.4土壤中加入有机质以上试验都是试探性试验。(可以不考虑)(原因见资料)4.2最佳改性土壤的合理配比试验通过合理配比试验得出SOf吸附量与改性物加入量的数学关系式,从而得出一个较合适的加入量。2.3小节第五章土壤吸附机理试验研究5.1土壤胶体性质5.1.1土壤胶体的表面化学(参考土壤学(南方本)、李学垣的土壤化学、范秀山博士论文等)2.1.1.1土壤胶体的带电表面3.1.1.2土壤胶体表面的双电层5.
5、1.2土壤的离子吸附与交换3.1.2.1电性吸附(参考范秀山博士论文、李学垣土壤化学等)2.1.2.2专性吸附(同上)5.1.2.3吸附离子的共性5.2土壤吸附文献综述5.2.1磷、NH4f的吸附5.2.2氟、SO产的吸附5.2.3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的吸附5.2.4其它物质的吸附5.3土壤的等温吸附试验(根据试验中测定的数据对含量高(超标)的污染因了做吸附等温线,试验数据用第三章3.2的数据)(参考资料参考叶力佳硕士学位论文硅藻土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况其军等不同类型土壤对sor吸附
6、特性的研究等)通过试验作出吸附等温线、得岀吸附等温方程、求出土壤饱和吸附量、求出肝石井下填充的合理配比。5.4吸附机理试验研究5.4.1土壤相关仪器分析(对吸附前后土壤分别进行分析)1)土壤粘土矿物的X衍射分析;2)有机质的红外光谱分析;3)土壤粘粒的扫描电镜形貌分析。通过相关仪器分析,初步判断土壤中粘土矿物、有机质的吸附性进行定性判断。5.4.2土壤吸附的非等当量交换试验(参考丁昌璞等红壤对铝、猛离子的吸附特征一一I•铝、猛离子的非等当量交换、II•铝、猛离子的非电性吸附等)通过非等当量试验,
7、对土壤发生电性吸附(离了交换吸附)和专性吸附进行定量判断。5.4.3土壤的吸附解吸试验(参考杨亚提等土壤胶体表面吸附态铜的解吸动力学特征、于颖等重金属铜在黑土和棕壤中解吸行为的比较等)1)解吸动力学试验(参考杨亚提等)2)解吸热力学试验(参考于颖等)(可考虑不作)通过试验可以定量判断土壤的专性吸附和电性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同时可以判断离子的吸附稳定性。5.4.4土壤在稀酸(稀盐酸)、稀碱(稀NaOH溶液)条件下解吸试验(从化学平衡角度考虑以上两个问题,是个人得创新点。)由于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钙
8、离了,所以通过木试验可以说明以下问题:一部分用稀碱(稀NaOH溶液)浸泡一定的时间,过滤测其滤液中F的含量,看是否有F的析出,若有则可以说明土壤对F吸附有化学吸附:C/+2F-CaF2I;一部分用稀酸(稀盐酸溶液)浸泡一定的时间,过滤测其滤液中so广的含量,看是否有so产的析出,若有则可以说明土壤对F吸附有化学吸附反应式见F。5.5小节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得出主要结论、创新点、建议以后开展的工作)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