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ID:467268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6

《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狼图腾》是当代文学中比较特殊的作品,它没有爱情,没有性,没有流行文学中的任何时尚元素。它只是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却成为2004年图书市场的最畅销作品,并且直到今天它的热度犹存,读者不减。今笔者着重从其生态思想的体现,阐释其热卖背后的生态意义,并结合诸多评论者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兹说明。生态文学又可称为“环境文学”,是一种以唤醒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宗旨与美学追求的文学。关于《狼图腾》是否为生态文学,存在着以下说法:1、肯定说。张卓认为:“《狼图腾》以它出色的故事情节、传奇色彩、语言魅力,

2、既不同于报告文学的相对枯燥,诗歌、童话的相对稚嫩,也不同于一般环境文学作品缺乏大众的关注。它以传奇而真实的动人心魄的小说形式,成为一部环境文学的佳作,标志着中国环境文学繁荣发展的第三阶段的到来。”[1]王诺、梅真认为:“《狼图腾》,尽管有些观点值得商榷,但从总体上看,堪称一部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因为它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考察和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探寻生态危机社会根源的文学作品。它为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2]张抗抗认为:“《狼图腾》一书极其逼真地描述了70年代的草原游牧生活,形象揭示了草原万

3、物生态的内在关系,它是中国到目前为止,第一部由几十个连续的狼故事来详尽刻划蒙古草原狼细节的特征,取自于中国本土资源的狼学专著。所以我们有理由从环境文学研究角度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3],“《狼图腾》一书,标志着中国环境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4]。任联齐认为:“《狼图腾》可称是以草原狼为主角的一部成熟的生态文学作品,从狼的习性、狼的战术、狼的精神深入到对国民性、民族性和华夏文明的探讨,在当代小说的群落里独树一帜。”[5]2、半部生态文学说。柴华认为:“虽然生态主义元素贯串于《狼图腾》整个作品当中,但其并不是完全以生态思想为根本和主旨的生态文学

4、作品。《狼图腾》其实拥有两个主题:弘扬生态保护和张扬中华民族的狼图腾精神。《狼图腾》更多的是一部借狼和草原生态来阐发作者的民族精神理念的小说,而不是像徐刚所著的《伐木者,醒来!》等纯粹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生态文学作品。”[6]裴合作认为:“在以狼图腾文化引出的民族文化的对比分析这一思路的强大冲击下,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思路完全被冲淡了,冲散了。”[7]吴秀明、陈力君认为:“不少作品只是浅层次地对环境破坏及其肇事者进行讨伐,最终将责任归之人性的丑陋与丑陋的人性。这看似尖锐激烈,其实并没有真正道出中国生态问题的深层本质。《狼图腾》也有类似的问题。至于“

5、后记”将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的问题硬生生地转化为人类社会问题的表达,说明了作者生态观念的淡薄和思维的混杂。”[8]陈佳冀认为:“其对图腾崇拜精神的宣扬与表达才是作者真正思考的中心。”[9]其反对的原因主要可归为以下两点:1、创作中的生态思想处于自觉与不自觉之间。评论者认为作者姜戎并不是一位专业的生态文学作家,其所表达的生态思想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创作内容与其不谋而合。所以,他的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他认为狼在整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想法是正确的。但他有时过分强调狼的作用,而忽略了草原上的其他生物。他神话了狼,将狼推向顶端的同时

6、等于忽视了其他生物的作用。作者认为狼没了,草原就毁了。其实,野兔或是旱獭没了,狼和草原同样会遭殃。所以,在读《狼图腾》的过程中总会隐隐感到,作者是为了表现狼的价值而引出生态思想。从而使生态思想成为拥护狼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思想。生态思想只是作者在觉与不觉之间自然流露出来的重要配角。2、生态主题并不是《狼图腾》唯一甚至最重要的主题。评论者认为《狼图腾》除了生态主题外还有一个探究中华民族精神的主题。作者用“狼性”来形容游牧民族,用“羊性”来形容农耕民族,并得出通过“输血论”、“狼精神”来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来,这部书俨然又有了人类学的味道。

7、但是笔者认为,《狼图腾》在题材、思想以及社会影响上都具备了作为生态文学所应具备的因素。“狼”之所以在这本书中几乎被神化,是基于其在食物链中的特殊地位和其本身所具有的类似于草莽英雄般的传奇色彩。“狼”即便被神化,亦是为了替作者传递其生态思想。此外,虽然其文中时不时地插入有关民族性格问题的讨论以及最后的“理性探掘”部分,且不论这块内容该如何定性,笔者认为这都不影响作者生态思想的表达,也无法因此而忽视其在生态文学方面的影响。因此,笔者将其生态思想归为以下几点:1、阐释“大命”与“小命”的生态整体主义观。2、蕴含敬畏生命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3、揭示人

8、类欲望与生态的矛盾。4、原始宗教、朴素生态思想对生态的积极作用。5、探究科学对生态的消极影响。这些生态思想的体现足以肯定其在生态文学的地位。注释:[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