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01709
大小:6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6
《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概念图应用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概念图应用策略摘要阐述概念图被广泛应用于概念获得教学,但实验教学不仅是技能的获得过程,也应该是一个概念和知的获得过程,而且是通过实验研究和发现主动获得概念和知的过程。将概念图引入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探究水平和知水平,是值得推广的教学策略。关键词概念图探究性实验教学教学策略生物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码B概念图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把人脑中的隐形知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表达。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结构,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使用概念图进行学习,学生可
2、以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并和教师积极对话。概念图还非常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因此新课程改革对概念图进行了积极地推广,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1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的必要性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出现的各种概念图,广泛应用于获得概念的教学,如拓展延伸概念、建构物质的结构组成模型、梳理生理变化过程、组织概念复习、勾勒知结构图等。可是,探究性实验教学不仅是技能的获得过程,也是概念和知的获得过程,而且是通过实验研究和发现主动获得概念和知的过程,因此,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概念图应该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首先,探究是以知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思维能力
3、的过程。探究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探究的程度等,受到学生的知基础、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其中知基础又是学生能力水平建构发展的基础,因此,探究中问题的提出、变量的确定、方法的选择等首先离不开学生已有的知基础其次,科学包括科学知和获取知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才能真正掌握和感悟到的科学真谛。探究并不是生产科学知的科学研究过程的简单重复,而是科学生产过程的典型化、简约化第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
4、点”等对“知”的要求最重要的是,现有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学生从中获得的往往是实验本身的能力,仅是关于本实验探究的知,而不是完整的知结构,换句话说,不知道新获取的知该如何和自己原有的知相整合。而概念图在知的表征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引入概念图是很有必要的将概念图应用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探究实验的教学中运用概念图以及由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验技能,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能回归对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认,深入实现教学目标中的“知”目标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应用概念图的策略
5、笔者在一般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中融入了新的元素首先,在问题的提出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图梳理探究中可能涉及到的知(包括陈述性知和程序性知),既为探究准备好知基础,又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探究中获得知在原有知结构中的地位。因此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采用概念图,将旧知作为先行组织者,为探究准备好知基础,在新旧知之间找到联系点和冲突点,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提出问题,找到变量了其次,增加了通过概念图丰富和完善知结构进行交流的程序。学生在探究活动结束后,将活动中获得的新知与旧知进行整合,丰富完善自己的知结构,并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呈现、交流,进一步完善。概念图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进
6、行合作学习提供合作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进行对话与合作,加强学生对知的意义建构,共同建构知其一般步骤如图1所示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策略需要强调的是,本流程设计的重点不是探究过程本身,而是在探究活动中如何应用概念图策略达成模式构建的教学目标。概念图在该模式中主要应用于两个阶段:①在问题的提出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梳理原有知,查阅相关资料,构建概念图,找到问题并确定研究变量;②在实验探究后,利用概念图,将探究获得的新知纳入原有的知结构中3研究案例分析笔者对于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应用概念图的策略进行了实践研究,顺利完成了多个教学案例的实施。这些教学案例
7、是按顺序进行的。由于教师、学生、科目相同,采用纵向比较发现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改进、验证教学模式有效性和可行性。限于篇幅,仅选择其中一个教学案例“一”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进行简单介绍(重点介绍其中应用概念图的部分)教学实施背景与准备:(略)教学观察、实施过程:(1)问题的提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创建概念图举例,如图3所示(2)主动探究各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参考教材有关内容,并根据本小组提出的问题,分析课题要素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有哪些以及如何控制等,如图4所示。接着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相应结论(3)完善知
8、结构通过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