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美的来源

探究美的来源

ID:46701011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探究美的来源_第1页
探究美的来源_第2页
探究美的来源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究美的来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美的来源《美的历程》读书报告独创声明:在原创中获得自我的的提升,在创造中找寻人生的真谛,希望我和这篇文章一样一直保持着百合花一样的纯净无暇。正文㈠因缘:作为哲学初学者的我需要加深对哲学的了解、增加对哲学的兴趣;作为年轻人的我则需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与文化修养,所以,我选择了哲学的二级学科美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提到美学,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了李泽厚这三个字,作为美学大家的他专注于中国近现代史和哲学美学的研究,把现代哲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把美学与本体论相结合,使中国美学事业进入一个“主体实践美学”的新阶段。他以哲学家的宏观视野去理解美的感性与美的哲学,

2、拓宽了美学的视角。所以,我选择了他的《美的历程》来阅读。㈡书目简介:本书是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岀版的《美学三书》屮的第一部分,另外两部分是《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所以这本书是李泽厚先生的美学的集合之作。前两部侧重于讲述美的历史,最后一部则介绍了美学的基本概念,所以,我先选择了历史性较为明显的笫一部分培养自己对的美学学习的兴趣。下面我來谈一下我阅读的过程及感想。㈢阅读过程:本书一共分为十章,按照从远古到明清的顺序,每一章讲述一个历史时期内的两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生的原因与发展的经过。所以,我保持着两天一章的阅读速度,一边阅读一边查阅图片和文字资料

3、,心情也随着当时人民所处的环境而变化,感受着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喜怒哀乐。第一章讲述了在远古时期的图腾与歌舞产生的社会背景与特点表现。两者都是与巫术宗教关联的文化形态,它们来源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原始人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反映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强烈的期望与热情。人的高级属性■…想象力在社会的低级阶段逐渐发展起来,使自然有了人的烙印。第二章就是介绍殷商时期请青铜器的发展,等级的逐渐鲜明与统治的垄断使得青铜器成了象征着人们身份地位的物器饰品,兽面纹(饕餐)作为宗教祭祀符号具有神圣的意义与保护功能,人们把这种纹路应用在青铜器上来达

4、到警示,恐吓的意思。这种狰狞的纹路与古老的青铜器结合带给人以神秘又狞厉的美感,让人感受着统治的威严与宗教的神力。第三章主要介绍先秦百家争鸣中贯穿的总倾向理性主义,在这个时期中国哲学有了飞速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主,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为补充与对立,理性精神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线条艺术的建筑仍然保持着理性实用主义的原则。对这一部分的理解与分析我会在之后捉到。第四章则以楚汉之际的诗词歌赋,石像壁画为中心写岀了汉代艺术表现在具体形象与图景上的充满速度与力量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马踏飞燕”、“

5、荆轲刺秦王”以及那些充满动感的形象无不体现着运动与力量,不仅体现在外在更体现在内在精神上的活跃,同吋,动感中追求菱角分明的粗线条描写,忽略细节,忠实于轮廓的姿态与力度,看起来笨拙古老,却更体现了力量的气势。与第四章的速度力量楚汉文化相对的是第五章与第六章六朝以后的凝练哲学与清净宗教。魏晋时期,人们对于生死存亡与人生短促的感慨与哀伤唤醒了他们对于人生的理解,这种深化了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得魏晋时期成为哲学重新解放、问题甚多、思想活跃、收获丰硕的时期,这个时期哲学的纯粹性与深刻性明显超出了先秦时期,同时,文学也获得了新的发展。但是,现实的苦难是当时的哲学

6、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宗教成为了人们的精神鸦片,成为精神的避难所。在北魏的石窟壁画上反映了战事不断,尔虞我诈的残酷阴郁的社会现实。随后安定统一的隋唐吋期的雕刻壁画则与之前有着很大的差別,神灵更加具有人情味,形象也走向世俗,悲惨世界被欢乐神圣的天国所取代,壁画逐渐走向现实,走向人世间,反应了社会相对安宁祥和的现状。宗教与信仰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密切。第七章揭开了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唐代历史,内战的结束和均田制的普遍实行使唐朝非常强盛,这种国家的强大所以造就了人们的自豪感,使人们有时间、有精力去从事文学事业,一提到唐朝,唐诗可谓是盛唐最具

7、冇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李白一出,气势即成。另外,书法与音乐也是盛唐之音的体现,不可一世的狂草与悠扬典雅的歌舞都反映出社会的集体自豪感。而第八章讲述了唐朝中后期的诗歌文化特点以及赵宋确定的以1比俗地主为主的社会阶层对文化的影响,代表人物是苏轼,他流放的悲惨经历凝成一首首悲怆凄凉的宋词,体现着士大夫阶层在入世还是退隐的矛盾心理。第九章则讲述了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元,在这一时期人们的人生态度由忘我之境转向现实生活,绘画的风格也随之转变。第十章是与我们现代社会最接近的明清文艺,以小说戏曲为代表体现着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这个时期的作品贴近生活,不再是以

8、神圣的神灵为主,充满了人情味。四大名著中的两部《西游记》与《红楼梦》都处在这个时期,作家通过小说的形式批判着现实社会,体现着中下层人民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