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十四讲之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高考语文第十四讲之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ID:46693556

大小:528.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11-26

高考语文第十四讲之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_第1页
高考语文第十四讲之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_第2页
高考语文第十四讲之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_第3页
高考语文第十四讲之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_第4页
高考语文第十四讲之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十四讲之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讲之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试大纲》已明确要求“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应该掌握的内容: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理解”的意思不是让考生去死记这些术语,而是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理解这些形式,并在阅读与翻译中加以运用,因而高考考查的重点就放在理解与运用的层次上。“与现代汉语不同”应理解为以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表达为标准,去衡量文中句式和用法的特殊性,比如语序、省略、句间关系等。一、特殊句式(一)《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特殊句式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句子。常见的

2、形式有九种。另外有三种特例,特附表说明。形 式例 句(1)……者,……也①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②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2)……者也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3)……也①董狐,古之良吏也。《左传》②夫水,智者乐也。《愚溪诗序》(4)……者,……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②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5)……,……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屈原列传》②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形 式例 句(6)……乃…………则…………即…………皆…………诚……①臣乃市

3、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③按诛五人……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④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7)……为……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8)……是……①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②巨是凡人。《赤壁之战》(9)……非……(否定判断)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特例:有些判断句并不表示判断,也就是说,它们的主语和谓语

4、并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这种特殊有三种形式。形 式例 句(1)用判断句表示比喻的修辞手法。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篇》②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2)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用带“也”的判断句放在表示结果的分句之后来说明原因。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绿云扰扰,梳晓鬟也。《阿房宫赋》(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较复杂的内容。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②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被动句就是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

5、者、施事者。文言的被动句,常见的有九种形式。形 式例 句(1)……于……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②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2)……见……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②渐见愁煎迫。《孔雀东南飞》(3)……见……于……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4)……受……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形 式例 句(5)……为……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②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6)……为……所……①焦仲卿妻刘氏

6、,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7)……为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形 式例 句(8)……被……①忠而被谤。《屈原列传》②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9)无标志(或省略了“于”的引进,或主语后用动词表主语被动)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②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③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壁之战》④洎牧以谗诛。《六国论》⑤予羁縻不得还。《<指南录>后序》在古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

7、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形式例句(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毋”或否定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等)①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②寂寥而莫我知也。《愚溪诗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④天大寒,砚冰坚……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形式例句(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句中出现疑问代词“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①沛公安在?《鸿门宴》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8、》④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⑤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形式例句(3)以“之”或“是”作标志,以加重语气。(“之”“是”无实义)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②技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③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与陈伯之书》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