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当前宏观调控基本判断及预期

对中国当前宏观调控基本判断及预期

ID:46664242

大小:8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26

对中国当前宏观调控基本判断及预期_第1页
对中国当前宏观调控基本判断及预期_第2页
对中国当前宏观调控基本判断及预期_第3页
对中国当前宏观调控基本判断及预期_第4页
对中国当前宏观调控基本判断及预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中国当前宏观调控基本判断及预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中国当前宏观调控基本判断及预期摘要:中国已进入全面通胀时期,通胀现象将在小幅振荡中持续攀升。通胀的主要根源是过度投资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控制通胀必须在较长时期内坚持总量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改善和优化经济增长结构,降低各级政府投资冲动,依赖于政府职能转变,即把大部分经济职能移交给市场,由市场与政府共同分担调控责任。保证增长、控制物价,需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刺激以农民为主体的有恒产者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并以此作为未来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关键词:通货膨胀;宏观调控;政府职能;私营化作者简介:孙地(1985-),男,河南郑州人,牛津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理

2、统计、理论经济学研究。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6-0023-04收稿日期:2008-09-23中国民众对中央宏观调控关注程度如此之高,是西方国家不可比拟的。因为中国政府的每次调控都将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改变。改革开放后,中国引进了市场机制,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操控经济,带来了空前繁荣。但是,由于政府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相对单一,使繁荣建立在畸形的经济结构之上。一方面经济在快速发展,一方面危险在快速积累。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经济发展受外部影响越来越大。2007年冬,国内外汹涌的通货膨胀扑面而来,物价快速上涨,

3、经济发展速度放缓。2008年年初中国政府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幻,如何判断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以及面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调控手段,如何引导未来的经济走势,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笔者将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一、通胀已成现实,成因由来已久几年前正当中国股市和房地产飞速飙升,并由投资为主体拉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西方一些经济学家预言中国的泡沫体已经形成,很快会进入危险期。然而他们低估了中国人口红利供给的能量,也低估了中国市场的博大,使近20年来西方诸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对中国的预言屡屡成

4、为笑柄。毫无疑问。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现在,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震撼世界。当人们为“高速增长”狂喜之时,大多数中外经济学家又共同预言过热的后遗症已经来临,发出了可能硬着陆的讯息。然而中央决策层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并非只限于经济角度,在很大程度上要评估"高速增长”的负面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程度。2002年一2007年,中国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保持经济增长,并维持解决每年新增的1000万人口就业。中国政府高估了经济增长的长期性和依靠GDP增长解决就业问题的可持续性,在确认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并采用相应调控政策的“时点”问题上,十分审慎而没有作出快速有力的反应。新中

5、国50多年来的历史显示,政府判断经济走势往往偏重政治标准,而非经济标准,再加上意识形态的惯性,决策层长期偏好于“宁可过热”o2007年下半年,CPI快速上涨,同年10月底,M2同比增长18.4%,超出了决策者年初认定10%的控制目标。CPI大幅上涨,预示着通货膨胀,银根紧缩、萧条、失业、金融与生产重组构成的经济链条环环逼近。在中国排斥市场经济时期,市场和金融系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用政治生活充斥经济生活。当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市场和金融系统的巨大能量又不可避免的孕育出具有强烈震荡的周期性。按照国际贯例,CPI指数超过3%,就是通货膨胀,超过5%就是严重的

6、通货膨胀,中国近几个月CPI都在6%以上,因此已进入严重的通货膨胀。对待通货膨胀的估价是判断经济过热与否的基石。对当前通胀程度不能接受并有危机感者,认为经济过热。感觉通胀还在可接受范围内者,认为仍有较大空间的(如1994年CPI曾达到24%),认为经济并非过热。无论用什么样的数据或数学模式,都很难证明这些主观上的认识是正确还是错误。政府和民众都在感知通胀,民众要感知通胀对生活的影响,政府则要感知民众对通胀的接受程度。二者都凭感知选择应对手段。由于民众话语权所限,其感知难以充分地向政府表达,政府在民众没有较为普遍地采取特殊方式反映之前,会低估通胀的破坏力。决策

7、者往往会认为民众已接受全面通胀的现实,高估通胀的弹性空间。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CPI快速增长,中央开始抑制,但效果甚微,因为所采用的措施要保持渐进性,服从于软着陆。2008年6月末M:同比增长17.06%,增幅比5月多出0.32%。2008年上半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7.9%,生产价格指数(PPI)±半年较上年同期增长7.6%,其中6月份较上年同期增长8.8%,已显示通胀的压力巨大。与此同时,受美元贬值和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影响,世界范围内通胀抬头,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直接导致多个国家CPI和PPI大幅度上涨。全世界CPI同比上涨率从1月的3

8、.2%升至4月的3.6%,英国CPI从2.2%升至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