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

ID:46658357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_第1页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_第2页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_第3页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_第4页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介入治疗;护理;儿童作者单位:475000开封市儿童医院心内科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见病,我国每年约有10^15万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心脏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风险小,效果好,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分为左向右分流型和右向左分流型两种,现就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介入治疗患儿的护理总结如下。1术前护理11饮食护理由于小儿心功能较差,液体摄入量的增加,会明显增加患儿心脏前负荷,使心脏扩大,导致肺水肿、心力衰竭等。所以,在饮食方面,控制患儿的液体摄入量

2、,少量多餐,低盐饮食,避免引起钠水潴留,减轻心脏负荷。摄入量的控制,根据患儿的心功能和体重情况决定,心功能IV级的患者,液体摄入量控制在60^80ml/(kg?d);心功能II〜III级者,液体摄入量控制在80^100ml/(kg?d)o1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维护心功能的关键。对有心力衰竭的患儿,督促指导其按医嘱用药,常用药物有:强心、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抑制剂,如地高辛馳剂、双氢克尿塞、卡托普利、螺内酯等,用药过程注意观察心功能状况和出入量。在应用地高辛时,最好是定期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只有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时,才能更好的控制心衰;在应用排钾利尿剂时,要

3、同时补充钾盐,以免出现低钾;在应用卡托普利时,要定期测血压,如有低血压情况要及时调整卡托普利用量。13预防呼吸道感染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机体抵抗力差,易患感冒并诱发支气管肺炎,由于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患儿的肺部淤血较多,患肺炎直接导致患儿病情加重,导致心衰或使心衰加重。因此,预防感冒十分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避免受凉加强身体锻炼,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添加衣服,对于小婴幼儿,鼓励进行户外活动,但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可在户外活动3〜5min,然后逐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应选择阳光充足、风较小的地方,并应注意保暖。坚持户外活动可以增加患儿身体抵抗力和适应环

4、境的能力,在冬季尤其要加强锻炼。对于年龄较大先心患儿的锻练,仍应根据患儿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健身运动,循序渐进,劳逸结合,避免运动过剧,大量出汗而致受凉;由于患儿体质较弱易出汗,及时更换衣服;在气候变化大的季节和感冒流行的期间,尽量减少外出或外出戴口罩,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②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孩子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采光良好,温湿度适宜;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家人如有感冒者,注意做好防护,必要时与患儿隔离;一旦患儿出现感冒症状,如发热、咽红、鼻塞、流涕等,立即就医。14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肺血多、心功能差,容易反复感染

5、肺炎,一旦感染肺炎,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注意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因炎症刺激,患儿气道分泌物较多,因此应加强气道内湿化以稀释痰液,对年龄较大患儿,应鼓励其咳嗽以利痰液排出;但对婴幼儿,由于气道纤毛运动功能差,气道排痰能力较弱[2],可经常变换体位,拍背排痰,或通过机械辅助排痰以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机械辅助排痰需在进食前进行,间隔4h使用,强度由小到大,时间由少增多[3]。2术后护理21全麻后的护理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床边常规备吸痰器,及时清除呼吸道、口腔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对于术后低体温患儿给于热水袋保暖,水温30〜4(T

6、C,避免烫伤。22生命体征监测介入手术后,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监测心率、节律、动脉血压及氧饱和度。患儿在介入术后12h内可能有发热、烦躁等症状,给予适当退热、镇静等对症处理即可,待麻醉药效消失后即可缓解。由于植入体内的封堵器对心脏的影响,尤其是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有可能出现II°或111°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因此先心患儿介入术后心电监护至少72h,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要监护1周,发现问题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23内外出血的观察与护理术后患儿返回病房:①绝对卧床休息,股静脉穿刺者应卧床12h,股动脉穿刺者应卧床24h以上。②于05k

7、g盐袋持续压迫股动脉、股静脉穿刺处68ho穿刺侧下肢制动24ho严密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情况。以预防因压迫止血不当肢体移动引起皮下血肿或大出血。③注意观察血压变化,由于导管在血管内操作有损伤血管使血管穿孔和血管壁撕裂引起内出血的可能,因此要密切注意血压的变化。24足背动脉和穿刺部位的观察护理术后常规监测动脉血压及末梢循环,术后6h内及时补充失血容量以防止贫血和低容量血症的发生。行介入治疗后术侧肢体应伸直制动12h〜24h,局部用05kg盐袋压迫4h〜6h。术后在拔出鞘管后对穿刺部位股动脉或股静脉局部压迫止血时要注意力度要适中,用力过大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用力过小容易

8、出现局部渗血、血肿等,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