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家族哭嫁歌的由来的探究

关于土家族哭嫁歌的由来的探究

ID:46653100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关于土家族哭嫁歌的由来的探究_第1页
关于土家族哭嫁歌的由来的探究_第2页
关于土家族哭嫁歌的由来的探究_第3页
关于土家族哭嫁歌的由来的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土家族哭嫁歌的由来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土家族“哭嫁歌”的由来的探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田嘉懿3905111970关键词一土家族哭嫁歌历史由来生活在湘鄂渝黔边区冇着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的静静的流淌中,他们不仅能征善战,同时,他们还创造了辉煌灿烂,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有如被专家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的茅古斯,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舍巴FI”,他们就是土家族。但暗暗隐匿在他们tl常生活中悠久文化传统中还有一个闪烁光芒的点,那是土家族流传千年的传统——哭嫁。虽然在屮国众多的少数民族及地区屮都有哭嫁的习俗(在汉族

2、的有些地区也存在哭嫁这一传统习俗),但土家族的哭嫁习俗历来被公认为最富民族特色,极具地方文化色彩而积淀丰富的文化景观。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土家族的哭嫁习俗。被称为“歌舞Z乡”的土家族,在未婚女子出嫁时,基于四种感情因素而即兴或传唱留传下來的“哭嫁歌”而衣达未婚女子出嫁时复杂心情。由于以上四种感情因素,故“哭嫁歌”也就有四种基本类型,他们分别为骂媒人;与亲情道别,感谢父母养育Z恩,难舍兄弟姐妹手足之悄;开声哭父母和亲人用哭对新娘表示祝福和劝解四类。土家族哭嫁歌的腔调人多来源于十家族山歌,其中有又哭又唱、只

3、唱不哭和只哭不唱三类。哭是低沉的,短促的,呜呜咽咽,气氛芯切、哀怨、忧伤。声调是舒缓的、昂扬的,接近于朗诵调,一般多用汉语哭唱。而关于这瑰丽民族文化传统小神奇的一支,它的由來到底怎样呢?“哭嫁歌”始于何时,至今没冇史料佐证而悬而未决。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明清时期,“哭嫁歌”已然在当地相当流行。关于这一点,可以从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1748〜18()8)的“竹枝”词以及在当地的地方志有关“哭嫁歌”的描述中得出结论。彭秋潭在“竹枝”词写道:“十姊妹歌歌太悲,別娘顿足泪沾衣。”这是描绘土家族未婚女子出嫁吋

4、唱“十姊妹歌(哭嫁歌原先名称)”的情景。而在清末民初《永顺县志》里也记载了一些有关“哭嫁歌”的史实。如:“嫁前十H,女纵身朝夕哭。且哭且罗离别辞,父娘兄嫂以次相及,嫁前十H,口填箱酒,女宾吃填箱酒,必来陪哭。”因此,可以说“哭嫁歌”的历史由来已久。历史上氏族形态的发展变化促成了土家族哭嫁歌的萌芽在历史上一段时期,土家族妇女不但在牛产牛•活中居重要地位,且在婚配中有一定自主权,以白由婚配为主,青年男女多以歌相识,以歌传情。在社会牛产屮,土民“重农耕,男女合作”,“妇女勤俭,耐劳苦”,“水耕火种,妇女任

5、之。”可见,土家妇女不仅与男了一同从事农耕生产,还肩负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在口常生活中,尚未形成严格的男女区分的观念,一是“服饰不分男女,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绣花边”,二是在男女交往方面,永顺“土司地处万山之中,凡耕作出入,男女同行,无拘亲疏,道途相遇,不分男女,以歌为奸淫之媒,虽亲夫当前无所畏避鹤峰“向来土俗,无论亲疏,即外来行客,一至其家,辄入内室,#而坐近卧榻,男女交谈,毫不避忌”。这种男女H由交往不避嫌疑的母权制遗风,被汉族封建统治者视为“伦理俱废,风化难堪”。这种自由婚配的婚姻关系并不十

6、分牢固,已婚妇女悔婚、离婚者并不鲜见,且退婚、离婚并不十分困难,也不受歧视,乾隆《鹤峰州志》载:“I口H土民妇女,以夫家贫寒,或以口角缘故,背夫逃回,而女家父兄不加训诫,以女为是,收帘经年累月,纵其所为,甚至苗义悔盟,妄趁改嫁。”尽管当时的汉族统治者从封建礼教的角度将此视为异类,但通过这种现象,说明当时土家族地区的婚姻自由而简朴,正如土家情歌屮唱的:“豆腐开浆靠石膏,纸糊灯笼靠蔑条,新打木桶靠竹筲,土家成媒靠歌谣。”但其后,这种类似丁T;j:系氏族社会的结构崩溃,父权制的兴起,也就埋下了妇女悲剧——

7、即“哭''的种子。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母权制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而自此之后,女性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地位一•落千丈,逐渐成为男人的附庸和被男人支配的“工具”。其后,社会婚姻形态过渡到群婚时期,并实行共夫制,即任何一个男性都冇做任何女性的的丈夫的权利。女性为从这利殖苦的吋期中泅渡出来,口己付出沉重的代价而完成了从群婚到对偶婚的过度发展。女性用献身的赎罪办法,把“自己从古时存在过的共夫制下“赎”出來,而获得只委身于一个男子的权利(即上文提到的群婚共夫制)”;其

8、后民族外婚产牛后,出嫁,一种作为骨血的转移的方式,嫁往他氏族,部落的女性也需以哭嫁的形式向本氏族祖先谢罪,乞求祖先的谅解,允许和宽容。另外,在土家族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原始群婚残余“初夜权"和掠夺婚现象。土司时期,一些残眾的土司对管辖下的土民新婚行使“初夜权”,即是土司对未婚年轻女性新婚之夜的残暴占有,而且这“初夜杖,的行使,已消散了向神赎罪的性质。关于这一史实,在土家著名的民间长诗《锦鸡》和民间故事都反映了这种现象。其示随着社会的进步,野蛮的抢亲之俗逐渐消亡,但男性对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