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50145
大小:6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分子运动的探究(董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运动实验的探究方法与实验步骤。2、初步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规律解释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3、通过对分子运动实验的研究,提高和锻炼学生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本课题中,教师指导学生实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讨论等方式自主得出实验结果,这样有利于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2、。教学重、难点:重点:1、实验装置的设计与选择。2、分子运动实验的探究。难点:1、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2、用分子运动的规律解释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烧杯(1000ml)>烧杯(50ml).酚駄溶液、玻璃棒、浓氨水、滴管教学方法:对比、讨论、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为什么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水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回答: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分子的运动。(板书:分子的运动)二、指导学生默读教材第50页分子运动实验的相关内容。1、认识实验所需的仪器及药品。2、熟悉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步骤。三
3、、实验探究。1、向盛有40ml蒸憾水的烧杯中加入儿滴酚駄溶液;2、用玻璃棒搅拌均匀;3、向烧杯中滴加浓氨水;板书设计: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化学反应原理: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CaCO3+2HC12=CaC12+H2O+CO2t2、实验装置3、验证方法用点燃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证明瓶里已充满二氧化碳。4、操作步骤检、加、倒、收、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讲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第二课题的知识,是本单元的核心知识。学生通过对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归纳延伸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研究其它气体的制法提供了科学
4、依据。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新课改“改变学科本位,注重科学探究”的基本理念和学生认知特点,将本节重点确定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教学难点:预计难点会岀现在自主选择仪器、设计装置这一环节。这节课仪器多,设计的装置也多,如不做引导,让学生随意猜想,会出现许多不合理的设计。但不让学生设计,直接给出装置,又会限制学会思维,不符合科学探究的规律。因而如何引导学生设计成为本节难点。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知识、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1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1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认识实验室制取
5、气体的思路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1经过整个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意义。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会拟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1会灵活运用现有仪器自主设计实验装置。3、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创新探究。I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小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科学探究品质。三、说教法、学法新课程强调教学要“重体验轻讲授,重过程轻结果”,倡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讨论中发展。因此,这节课我釆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全员参与、自主探究、互动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并适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质量。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
6、的主人,我引导学生使用的学法有: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对比观察法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四、说教学环节本节课我采用以下四个教学环节:㈠迷团大派送、㈡知识大比拼、㈢体验无极限、㈣探究无止境。㈠迷团大派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节课我先表演“能灭火的茶壶”这个魔术,利用学生对魔术的特殊兴趣,在课堂伊始,就抓住了学生。然后提问:“谁知道其屮的奥妙呢?”学生经过交流得出结论:“噢,原来是二氧化碳搞的鬼呀!”教师乘胜追击,继续提问:“人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取这种神秘的气体呢?”从而口然过渡引出课题。㈡知识大比拼这个环节,我用课件展示一组信息,并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7、获取二氧化碳的有关信息,进而为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做好知识准备。㈢体验无极限活动一: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我首先给出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碳酸钙这些常用药品和若干试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操作、探究,选出自己认为理想的原料。这样设计,既让学生认识到对比观察的科学探究方法,又注重了学生获取新知的体验学习,可谓一举两得。活动二: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验证。这一知识的解决,我采用如下设计流程:1、给定仪器设计实验装置:因本节课仪器较多,一下子全给学生,学生会毫无目标,无从选择。于是,我将实验仪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