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原牡丹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原牡丹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探究摘要以中原牡丹品种鳞芽为外植体,以改良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对中原牡丹诱导、继代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于中原牡丹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1.0mg/L+KT0.5mg/L+IAA0~0.5mg/L+GA30.2~0.5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0.5~1.0mg/L+KT0.3mg/L+GA30.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4.0mg/L+IAA1.0mg/Lo关键词牡丹;组织培养;诱导;继代;生根中图分类号S685.11文献
2、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0-0159-02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er)为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多年生灌木,是原产于我国的传统名花[1]。传统牡丹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嫁接繁殖等。但传统繁殖方法存在实生苗变异性强、无性繁殖系数极低、耗时、耗材、占地多及受繁殖季节限制等问题[2],难以满足牡丹产业化生产需求。而采用组织培养法繁殖,是解决传统繁殖方式弊端、实现牡丹快速繁殖和产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近20多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就牡丹的组织培养开展了相应的工作[3・4],在牡丹鳞芽诱导、
3、愈伤组织诱导、体胚诱导以及对牡丹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分化、生根条件、移栽环境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试管苗褐化严重、生根率低、根系质量差、移栽阶段成活率低等问题[5-6]o中原牡丹是中国牡丹中起源最早、分布最广泛、品种最多且变异最丰富的品种群[7]。该试验选用洛阳国家牡丹园6个中原品种的牡丹鳞芽作为外植体,通过研究无体系的建立、增殖培养和生根过程中的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的影响,来探索适合牡丹组培苗生长、生根的最佳激素条件,以期提高组培苗生长质量及生根能力,为牡丹工厂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
4、1.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采自洛阳国家牡丹园的洛阳红、菱花湛露、乌龙捧盛、脂红、瑠珞宝珠、如花似玉等中原牡丹品种的鳞芽。1.2试验方法1.2.1材料处理。将牡丹鳞芽外层干枯鳞片用镶子轻轻剥去,然后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洗洁精,在流水下冲洗20min,再用定性滤纸吸去鳞芽表面水分,放置到无菌操作台上,用0.1%HgCI2消毒8~12min,无菌水反复冲洗4~5次,用镶子及手术刀小心取出鳞片里面的嫩芽,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中。1.2.2初代培养。初代培养以改良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6-BA.KT、GA3、IAA的组合(表1),均添加
5、0.6%琼脂和3%蔗糖。pH值5.8-6.0,温度(24±1)°C,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2000lx。各处理接种30瓶,每瓶接种1个外植体。30d后统计幼芽萌发及生长情况。1.2.3继代培养。诱导培养30d后,植株高度达到4〜5cm时,将诱导苗用手术刀切去基部组织,转接入继代培养基,进行最佳继代培养基配方筛选。基本培养基为改良MS、蔗糖30g/L、琼脂6g/L.PVP0.4g/L,pH值5.8。选择6-BA.KT、GA33种生长调节物质,2种浓度水平的正交试验(表2),每种处理转接30瓶,每瓶转接1株,30d后观察统计长势
6、与增殖系数。1.2.4生根培养。基本培养基为1/2MS.蔗糖30g/L、琼脂5.5g/L、PVP0.4g/L,pH值5.8。采用IBA、NAA、IAA3种激素,3种浓度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表3),将继代培养产生的分菓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35d后统计生根率及生根质量,生根率计算公式如下:生根率(%)=»x1001.2.5培养条件。培养条件为温度(24±1)°C,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为2000Ixo2结果与分析2.1初代培养由表4可知,9种培养基均能完成启动培养,但生长状况存在一定差异,随GA3浓度的增加,茎高逐渐加大:IA
7、A浓度越大,基部越膨大;幼苗的玻璃化现象与6-BA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2、3、6号培养基的茎生长量适中,对继续培养有利,适宜作初代培养。其中,6号培养基最适合。而4、5、7号培养基叶柄较长,茎叶不太协调,不适宜作初代培养。2.2继代培养由表5可知,2、3号培养基生长相对较差,1、4号培养基生长相对较好,但由于1号培养基增殖系数低,所以最佳增殖培养基为4号。试管苗随GA3浓度增加,茎叶生长变弱。2.3生根培养由表6可知,6、7、9号培养基生根率相对较高,其中7号培养基生长情况基本正常,而且根直接从茎上长出。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8、+IBA4.0mg/L+IAA1.0mg/Lo在一定IBA浓度范围内,IBA浓度越大,生根速度越快。3结论与讨论该试验条件下,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6-BA0.5-1.0mg/L+KT0.5mg/L+IAA0~0.5mg/L+GA30.2~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