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46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46例【摘要】目的:观察屮药内服外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于月经第三天开始早、晚饭后各温服1袋少腹逐瘀汤,治疗组每晚睡前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每晩睡前1枚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连续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o结论:中药内服外用改善盆腔血运,促进炎症吸收,消除炎性组织粘连,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理想药物。【关键词】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中图分类号IR711.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
2、4(2013)01-0237-02输卵阻塞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因盆腔慢性炎症导致输卵管腔粘连、僵硕,或受周围瘢痕组织的牵拉、扭曲或闭塞,使输卵管丧失其输送精子、卵子、孕卵的功能,导致不孕(l)o西医治疗恢复排卵功能的方法尚不理想。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中医药外治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进行了疗效观察,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临床妇产科子宫输卵管造影学》〔2)的标准确定输卵管的条数及通常度,I度:角部阻塞;II度:峡部阻塞;III度:伞部阻塞;IV度:造影
3、剂虽排出但输卵管有粘连,弥散差;V度:造影剂顺利到达盆腔底。1.2纳入标准年龄40岁以下,并经了宫输卵管造影证实双侧输卵管不通者。1.3排出及剔除标准(1)合并结核感染,有肝、肾、心脏等重要器官病变以及合并其他不孕原因;(2)自行中途停药或换药、加约者;(3)观察中失访,包括虽治疗有效,但未能完成整个疗程,致资料不全而影响疗效判断者;(4)发牛严重不良事件或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研究而被迫中止者。1・4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46例,输卵管85条,I度
4、阻塞48条,II度阻塞19条,III度阻塞18条;对照组42例,输卵管82条,I度阻塞46条,II度阻塞18条,III度阻塞18条;两组输卵管阻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治疗组中有10条输卵管积水,对照组有6条输卵管积水。治疗组年龄在26〜40岁,平均(30±4)岁,对照组年龄在25〜40岁,平均(30±4.5)岁;治疗组不孕时间2~8年,平均(4.5±2.2)年,对照组不孕时间2〜9年,平均(4.9±3.2)年。两组病例在年龄、不孕时间、手术史及临床表现(腰腹疼痛、痛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予以妇科检查及彩色B超检查。2方法2.1治疗方法两组均于月经第三天开始早、晚饭后各温服1袋少腹逐瘀汤,药物组成:当归15g,川茸15g,赤芍15g,蒲黄10g,五灵脂10g,小茴香10g,干姜7g,延胡索10g,没药15g,肉桂7g。气虚者加黄罠、党参;阴虚者去小茴香、干姜,加生地、石斛;阳虚者加菟丝子、补骨脂等。治疗组每晩睡前中药保留灌肠,药物组成:熟地15g,赤芍15g,当归15g,川茸15g,蒲公英15g,三棱15g,莪术15g,水蛭10g,菟丝子15g,肉桂9g,路路通15g,地鳖虫15g,炮山甲10g,泽兰
6、15g,皂角刺15g;小腹胀甚至者加青皮、川楝子;小腹痛甚至加蒲黄、五灵脂;痰湿甚者加海藻、昆布,腰痛者加杜仲、续断。一日一剂,水煎取药液100ml,保留灌肠,每晩一次,连用20天,经期经量大时停用。对照组每晚睡前1枚康妇消炎栓直肠给夯,每个月经周期治疗20天,2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2.2观察方法治疗三个月后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情况。完成治疗后观察1年内受孕率,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宫外孕发生率。2.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输卵管通畅度确定疗效。显效:V度;有效:IV度;无效:I、II、III度。2.4统计
7、学方法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3结果3.1输卵管通畅率比较治疗结束后行子宫输卵管造影,两组输卵管通畅情况见表1.治疗组显效率49.4%,有效率78.8%;对照组显效率22.0%,有效率54.9%;两组显效率、冇效率差异均冇统计学意义(P<0.01).3.2妊娠率比较治疗组中有10条输卵管枳水消失5条,对照组有6条输卵管积水消失2条。完成治疗后观察1年内受孕率,治疗组妊娠31例(其中有15例采用了中西药结合促排卵治疗),妊娠率67%;无1例宫外孕。对照组妊娠16例,妊娠率38%;宫外孕1例。两组比较妊娠率差异有统
8、组计学意义(P<0.01)o5讨论输卵管阻塞,根据其临床特点,可见于中医“带下”“妇人腹痛頫”“不孕”等病症中。中医认为该病症多属气滞血瘀、寒湿瘀滞、湿热瘀阻、气虚血瘀,其根本因素在于“瘀滞”。如《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