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

食品微生物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

ID:46643821

大小:210.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1-26

食品微生物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_第1页
食品微生物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_第2页
食品微生物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_第3页
食品微生物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_第4页
食品微生物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微生物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的测定组员:唐逍屿、谢娇、谢红艳一、目的1、学习并掌握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和原理。2、了解菌落总数测定在对被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中的意义。二、原理细菌数量的表示方法由于所采用的计数方法不同而有两种:菌落总数和细菌总数。1、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形成的细菌菌落总数。以CFU/g(mL)来表示。一定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是否需要氧气等。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6±1℃培养48±2h,能在平板计数琼

2、脂上生长发育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越多,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食品质量越差;菌落总数越小,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小。须配合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的检验,才能对食品做出较全面的评价。2、细菌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直接计数。其中包括各种活菌数和尚未消失的死菌数。细菌总数也称细菌直接显微镜数。通常以1g或1mL样品中的细菌总数来表示。三、材

3、料1、食品检样2、培养基 平板计数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3、其它 无菌培养皿,无菌吸管,电炉、恒温培养箱等。四、流程1、检样2、做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3、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各1mL,分别加入灭菌平皿内4、平皿内倾注15~20mL琼脂培养基,混匀5、36±1℃培养48±2小时或(24±2)小时6、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各平板菌落数量7、计算菌落总数→报告五、步骤(一)取样、稀释和培养1、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量的玻

4、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荡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和半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2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或反复吹打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吸管。4、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

5、释度,分别在制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取1ml稀释液(不含样品)加入两个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冷却至46℃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20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6、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水产品30±1℃温箱内培养72±3h。如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约4毫升),凝固后培养。(二)菌落记录方法做

6、平板菌落数记录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要超过24h。1、平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每一个稀释度应采用两个平皿,大于300的可记为多不可计。2、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则可以计

7、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以代表一个平板的菌落数。3、当平板上有链状菌落生长时,如呈链状生长的菌落之间无任何明显界限,则应作为一个菌落计,如存在有几条不同来源的链,则每条链均应按一个菌落计算,不要把链上生长的每一个菌落分开计数。(三)菌落总数的计算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中菌落总数结果。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如下公式计算:N=∑C/(n1+0.1n2)d…………(1)式中:N

8、―样品中菌落数; ∑C―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nl―第一个适宜稀释度平板数;n2―第二个适宜稀释度平板数;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3、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4、若所有稀释度平板菌落数均<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计算。5、若所有稀释度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应按<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6、若所有稀释度均不在30~300之间,有的>300,有的又<30,则应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