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保结介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摘耍]冃的:观察口拟定眩汤联合丁咯地尔治疗38例中医证型为痰浊中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扩容,稳定血压、血糖及血脂,并给子丁咯地尔静点。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口服定眩汤,随症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牛;治疗后两组经颅多普勒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流速均比治疗前增快(P<0.05),□治疗组比对照纽增快更明显(P〈0.05)。结论:针对屮医辨证为痰浊
2、屮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屮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更显著。[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中西医结合治疗;丁咯地尔[中图分类号]R7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a)-144-0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1)性眩晕是中枢性眩晕的一种,作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特点是突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针对常见的中医辨证为痰浊屮阻型的VBI性眩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取得较好的短期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3刀〜2
3、009年10刀,将符合以上标准的76例两家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49.32土&46)岁;病程(4.12±1,96)年;合并高血压29例,血脂异常15例,糖尿病16例,脑动脉硬化20例;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单侧椎动脉供血不足13例,双侧椎动脉供血不足25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51.28±9.03)岁;病程(4・38±2,03)年;合并高血压31例,血脂异常18例,糖尿病14例,脑动脉硕化21例;TCD检查:单侧椎动脉供血不足10例,双
4、侧椎动脉供血不足28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o1.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内科学》[1]和《经颅多普勒检测与临床》[2]。1.3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的眩晕标准,符合痰浊中阻证表现:头昏,头重如蒙,胸闷作恶,英至呕吐痰涎,或少食多寐,苔白腻,脉濡滑。1.4排除标准耳源性眩皐;眼源性眩晕;癫痫;脑出血,脑梗死,颅内占位或感染;合并心肝肺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血液病;低血糖;低血压;外你劳累,过度紧张;过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谢神病患者。1.5治疗方法1.5.1対照组稳定血压、血糖及血脂
5、;扩容;使用丁咯地尔(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抑制脑血管收缩,增加脑血流量,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加入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0.1g,每日1次静点。1.5.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白拟定眩汤,组成如下:天麻10g,半夏15g,陈皮10g,茯苓15g,白术10g,黄茂20g,当归15g,丹参15g,甘草5go随症加减:呕吐频繁加代赭石、竹茹;脫闷不食腹胀加白蔻仁、砂仁;肢体沉重,苔白腻加董香、佩兰、石莒蒲。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2次口服。以上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
6、TCD检查,并记录症状变化、TCD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1.6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治愈:症状消失,正常工作与生活,TCD检测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正常工作与生活,TCD检测明显改善;有效:症状减轻,生活和工作受到一定影响,TCD检测有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TCD检测无变化。治愈+显效+有效二总有效。1.7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所有数据川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纽间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杳,P<0.05为有
7、显著性差异。2结果1.1两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均无费物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总冇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校,P<0.05冇显著性差异。见表1。表1疗效比较及药物不良反应(例)2.2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平均流速比较两组治疗前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流速(Vm)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LVA、RVA、BA的Vm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快(P<0.05),而治疗组提高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o见表2。表2治疗前后TCD显示平均流速的比较(x土s,cm/s)3讨论VB
8、1性眩晕主要是由于VB1引起内听动脉缺血,造成内耳,前庭,脑干缺血,引起眩杲,严重时恶心呕吐。西医药物主耍以扩张脑血管,缓解血管痉挛为主,效果有限[5]。该病属屮医学“眩晕”范畴。根据中医“无痰不作眩”、“无瘀不作眩”、“无虚不作眩”、“脾为生痰之源”理论,结合本病本虚标实的特点,针对痰浊屮阻证的眩晕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