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案例搜集

低碳城市案例搜集

ID:46637025

大小:5.04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低碳城市案例搜集_第1页
低碳城市案例搜集_第2页
低碳城市案例搜集_第3页
低碳城市案例搜集_第4页
低碳城市案例搜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碳城市案例搜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实践土地集约化—珠江新城中央核心区地下空间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方面之一,广州的地下空间开发自2007年以来在亚运会的带动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其中最为典型的为珠江新城的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目前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珠江新城是广州市集金融、商贸、文娱、行政和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CBD),总面积58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800万平方米,其中位于新城中轴线的中央核心区用地103公顷,总建筑面积456万平米。其中,中轴线的花城广场地面占地达到25公顷,花城广场的地下是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

2、方米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花城汇,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地下空间项目之一,最具特色的是土地使用空间布局与交通的紧密的结合以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立体交通系统。为支撑CBD地区的高密度开发,并建立地上地下融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系统,提出了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常规公交为辅助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连通地铁3号线及5号线交汇站珠江新城站,位于地下三层APM(地铁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四个站南北贯通整个花城汇。地下二层的大型公共停车场提供了约3000个车位,利用公共联络通道实现停车共享,同时积极采用先进的停车诱导系统,提高了停车场使用

3、效率。构筑地下、地面和高架组成的中央广场立体步行系统,整个地下步行系统实现了连续、舒适的目标,核心区花城汇可与周边39幢标志性的公共建筑连通。为广州21世纪CBD地区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生态环保的交通运输系统,为珠江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国内同类城市CBD地区的规划建设具有示范性作用。珠江新城核心区平面布局图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设施布局图2、金融城立体交通系统国际金融城地区于2012年启动规划,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32平方公里,定位为“新型城市化最佳实践区、国内领先的金融集聚区、岭南特色的中央活力区、国

4、际一流的生态理想城”,规划1.3万居住人口和17.8万就业人口。金融城起步区遵循了“方城曲苑、古今交融”的整体规划概念,在满足高标准、高强度建设要求的同时,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生态控制体系,提出了减碳30%的远景目标,近期还将申报国家绿色生态城区。其中规划提出的“地面慢生活、地下快节奏”的立体交通体系是实现地区低碳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措施包括:(1)合理配套大容量、多模式、一体化的交通设施,引导公交为主出行方式。以1条城际轨道、2条城市轨道、3条有轨电车线路形成的轨道交通网络为主体,辅助利用金融城巴士系统,实现地区机动化

5、出行中公交占比80%的比例;依托地区公交线网,重点打造金融城、方城、车陂南三大交通换乘枢纽,配套公共交通、停车场、电瓶车、自行车、水上交通和步行等衔接设施,形成枢纽为中心的低碳绿色交通系统;同时将起步区停车位总规模控制在2.9万个左右,避免吸引过多的小汽车交通。(2)构建“快速”的地下车行系统,并实现交通、市政、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设计。起步区规划了花城大道、临江大道两条地下过境通道和方城、翠岛两条地下单循环车库通道;实现复合型通道的一体化规划,通道内融合了地下车行系统、轨道交通走廊、公交专用隧道、地面慢行环境、市政综合管沟、

6、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等六大关键要素,实现了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节约化。(3)打造“舒适”的地面绿色交通系统。设置3条电瓶车运营线路,强化方城内部公交服务水平。规划设置10公里自行车道、6.5公里滨水休闲步行道,以及33处公共自行车停靠点;规划设置2座码头,形成多条水上巴士线路,加强与珠江新城、琶洲地区等两岸重要节点的水上交通联系;同时设置1条花廊水街观光线路,提供起步区内部舒适休闲的游憩空间。为保障规划的可实施性,规划阶段采用一张图管理方式,将道路红线、轨道走廊控制线及站体、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地块配建停车泊位规模、地块机动车出入口

7、、公共自行车停放点等交通基础设施在控规交通规划图则中进行明确并一一落实。通过这种“精细化表达、精准化管理”的组织模式,支持了地块出让和开发建设;其次,为更好地解决规划实施阶段的技术矛盾,制定了《广州国际金融城项目规划实施阶段专家审查制度》,并纳入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条件,大大提高了规划实施的效能。金融城于2013年6月正式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到目前为止,10个地块已经出让,对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促进了地块的开发建设。3、慢行交通的理性回归慢行交通通常是指步行和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的交通。慢行交通系统是绿

8、色交通系统中的最高级形式。自2010年广州市开始绿道建设至今已达到2763公里,在绿道建设的带动下,广州市慢行出行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另外,随着国内外城市慢行交通的回归,广州市慢行路权缺失问题受到了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逐步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2014年9月广州市首次开展了全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