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弧形构造与八面山弧形构造交汇地区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以巫溪-奉节一带为例

大巴山弧形构造与八面山弧形构造交汇地区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以巫溪-奉节一带为例

ID:46624741

大小:1.94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大巴山弧形构造与八面山弧形构造交汇地区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以巫溪-奉节一带为例_第1页
大巴山弧形构造与八面山弧形构造交汇地区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以巫溪-奉节一带为例_第2页
大巴山弧形构造与八面山弧形构造交汇地区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以巫溪-奉节一带为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巴山弧形构造与八面山弧形构造交汇地区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以巫溪-奉节一带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60·2014年第2期2014年4月SichuanBuildingMaterials第40卷总第178期DOI:10.3969/j.issn.1672-4011.2014.02.118大巴山弧形构造与八面山弧形构造交汇地区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以巫溪-奉节一带为例邓佳良,陶晓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摘要:研究区位于巫溪-文峰一带,在北部为米仓克拉通盆地,其周缘为宽阔的被动陆缘。自印支运动后,山-大巴山基底逆推带中的巫溪凹褶束向南凸出的弧形构在扬子陆块区西部和北部形成造山带,在地台边部转变

2、为造,而南部为八面山弧形构造向北凸出的弧形构造,在两山前凹陷盆地,内部则转变为陆内克拉通盆地。弧形构造交汇位置有很多以弯滑作用形式形成有一系列相研究区北侧为秦祁昆造山带,位于华北古板块与扬子互平行的褶皱构造,而褶皱构造类型由于作用力由北向南古板块之间,为二古板块之间的一个典型的多旋回碰撞造的减小而发生较大变化,褶皱构造类型变化表现为由斜歪山带。晚三叠世-第四纪,造山带的急剧隆升和褶皱-冲-倒转褶皱到斜歪宽缓褶皱的转变,加之研究区位于喇叭断活动,在造山带与盆地之间形成了大巴山推覆褶皱带。型联合弧的中间位置,受力作用特殊,构造迹线变化

3、较大,研究区出露地层有古生界志留系纱帽组、二叠系梁山构造迹线由北向南以及由东向西主要构造迹线由近东西向组、栖霞组、茅口组、吴家坪组、孤峰组、大隆组;三叠逐渐转变为北西西向,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情况下,系大冶组、嘉陵江组、巴东组、须家河组;侏罗系珍珠冲从而形成研究区的复杂褶皱构造形态。组、自流井组、新田沟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蓬莱镇组。关键词:弧形构造;弯滑作用;褶皱;构造变形第四系主要以较薄的残坡积、河谷冲洪积等松散沉积物不中图分类号:P542文献标志码:B整合于其它老地层之上。文章编号:1672-4011(2014)02-02

4、60-031构造变形特征0前言研究区北部的米仓山-大巴山基底逆推带中的巫溪凹研究区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陆块区,二级大地构褶束表现为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主要由志留系至三叠系造单元属上扬子陆块。跨越两个3级构造单元,并分属两构成,总体构造线近于东西走向。受推覆构造向南挤压的个4级构造单元(见图1),北部大部分地区属米仓山—大巴影响,研究区内发育了一系列相互平行的褶皱构造(见图山基底逆推带(Ⅲ)中的巫溪凹褶束(Ⅳ)。南部小部分地2)。39区属川中前陆盆地(Ⅲ)中的八面山弧形凹褶束(Ⅳ)。11A图例Z03Z01Q第四系I2-Ⅱ4-Ⅲ-Ⅳ

5、10Z05Z04万古Z02城口050100kmZ06T-J三叠系-侏罗系I1-Ⅱ1-Ⅲ3-Ⅳ8羊儿寨后河I1-Ⅱ1-Ⅲ3-Ⅳ9Z08胜利Z07金盆文峰S-TP-J二叠系-侏罗系Z09巫溪塘坊东溪民生兴隆S-J志留系-三叠系红星Z10巫山I1-Ⅱ1-Ⅲ2-Ⅳ5Z11Q背斜轴迹万州Z12大黄阳坝上黄寨子包竹园坪向斜轴迹I1-Ⅱ1-Ⅲ1-Ⅳ1青庄坪I2秦祁昆造山系轿顶山红岩唐家坝铁溪-巫溪Ⅱ4秦岭弧盆系P-JZ14T-JZ13隐伏断裂Ⅲ4西倾山-南秦岭陆缘裂谷带金杨坝王家坝王家坝Ⅳ10巴山复向斜桑坪坝Z07褶皱编号I1-Ⅱ1-Ⅲ1-Ⅳ3

6、I扬子陆地区Z15红香观重庆市涪陵1024km黔江Ⅱ1上扬子陆地ABA-B示意剖面位置荣昌I-Ⅱ-Ⅲ-ⅣⅢ1川中前陆盆地(Mz)1125I1-Ⅱ1-Ⅲ1-Ⅳ2南川I-Ⅱ-Ⅲ-ⅣⅣ1八面山弧形凹褶束1126Ⅳ2华蓥山帚状穹褶束图2研究区构造纲要图酉阳Ⅳ2潼南穹褶束Ⅲ2扬子陆块南部碳酸盐台地(pz)I1-Ⅱ1-Ⅲ2-Ⅳ4I1-Ⅱ1-Ⅲ2-Ⅳ7Ⅳ4金佛山穹褶束研究区北部褶皱密集,自北而南,由紧闭斜歪-倒转秀山Ⅳ5武隆凹褶束褶皱转变为中常褶皱,断层构造不发育,反映了盖层滑动,Ⅳ6黔江凹褶束Ⅳ7秀山凹褶束I级单元界线Ⅳ级单元界线Ⅲ3米仓山-

7、大巴山基底逆冲带应力自北而南减小的总体特征。在研究区南部为川中前陆Ⅳ8城口褶断束盆地中的八面山弧形凹褶束,主要覆盖中生代红层,总体Ⅲ级单元界线研究区位置Ⅳ9巫溪凹褶束构造线主要为北西西向。构造相对简单,以发育宽缓的褶皱及单斜构造为主。主要构造形迹为:图1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1)研究区北部褶皱较发育,构造迹线密集,主要发育研究区地处扬子陆块区的西部,以太古宇-新元古界有白鹿架背斜(Z01)、马子岭向斜(Z02)、孔梁-保龙背斜下部为基底的大型复合盆地。在古生代-中三叠世时为一(Z04)、桂花坪-后河向斜(Z05)、羊儿寨-高坎子向斜

8、(Z07)以及青龙包-菱角向斜(Z09)等(见图2)。该区域褶皱基本都横跨研究区,其轴向在东段近于东西向,往西逐作者简介:邓佳良(1987-),男,四川武胜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构造地质学。渐变为北西西向。参与地层主要有三叠系大冶组(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